新左翼文艺
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王江松:劳动文化概论

向下

王江松:劳动文化概论 Empty 王江松:劳动文化概论

帖子 由 Admin 周五 五月 10, 2013 5:16 am

王江松:劳动文化概论



本章首先论述劳动与文化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对劳动文化的产生和形成、性质和特征、主要内容和发展前景,做一种逻辑的和历史的梳理。

劳动与文化的关系

一、什么是文化

1、 广义的文化
广义的文化,就是文明,其实质就是人化,即人对自然和社会的改造。德国哲学家斯宾格勒就说过,文化是一种活生生的有机体,每一种文化都有其产生、兴盛和衰亡的历史。中国哲学家梁漱溟把文化界定为“一个民族生活的种种方面”,其中主要包括三个层面:“(一)精神生活方面,如宗教、哲学、科学、艺术等是。宗教、文艺是偏于情感的;哲学、科学是偏于理智的。(二)社会生活方面,我们对于周围的人——家族,朋友,社会,国家,世界——之间的生活方法都属于社会生活一方面,如社会组织、伦理习惯、政治制度及经济关系是。(三)物质生活方面,如饮食、起居种种享用,人类对于自然界求生存的各种是。” 用现在流行的话来说就是,广义的文化包括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三个层面或三个方面。
2、 狭义的文化
广义的文化中的精神文化就是指狭义的文化。关于狭义的文化,比较有影响的定义有以下几种:
(1)英国人类学家泰勒认为“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 。
(2)德国哲学人类学家兰德曼认为“文化是人类的‘第二天性’。每一个人都必须首先进入这个文化,必须学习并吸收文化” ,“在其它物种成长中的动物的行为,同其父母培养的一样。然而,人的行为则是靠人自己曾获得的文化来支配。人如何食用和生殖,人如何穿衣和居住,人如何实践地和伦理地行动,人应当如何言说以及人如何看待这个世界,人们使用的所有文化形式都是建立在历史创造的基础上。由于人是历史性的创造物,所以人不能靠遗传继承。不过,人必须保存祖先造福后代的发现。代替遗传的在此必须是保存的纯粹精神形式。这种保存的另一种形式,就是传统。通过传统,知识和技术如同救火线上的水桶一代一代地传递,而且靠典范传达给后世,于是前辈的传统引导着人们” 。
(3)美国学者巴格比认为文化就是“社会成员内在的和外在的行为规则,但是剔除那些在起始时已明显地属于遗传的行为规则” 。
(4)美国著名学者亨廷顿则表示:“我们是从纯主观的角度来界定文化的含义,指一个社会中的价值观、态度、信念趋向以及人们普遍持有的见解。”
根据上述学者的观点,我们可以确认文化的对外区别于自然和社会客体、对内区别于生理本能的主观性、精神性和能动性,它大体上包括以下层次:(1)指导人们具体行动的意识、知识、常识、心理和习惯;(2)协调人们相互关系的道德和法律规则;(3)上升为理论体系的各门较为具体的自然、人文、社会科学;(4)表达人们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整体地把握世界的宗教、哲学、艺术;(5)由所有这一切构成的文化传统。

二、劳动是元文化,是一切文化的雏型和母体

1、 劳动本身就是最初的文化
从文化的起源来看,劳动本身就是最初的文化,或元文化(Meta-Culture)。即使是最原始最粗陋的劳动,因为具有最低限度的自觉性、能动性、精神性和创造性,也已经包含文化的因子了。制造一件最简陋的石器,并用它去猎杀动物,从性质上说,已经是一种人化、人性化或文化的活动了。
2、 劳动又是后来一切文化的母体
所有后来的文化最初无不孕育于劳动之中。人类学研究表明,巫术活动是原始劳动的重要环节,正是在劳动和巫术活动中,包含了宗教、艺术、哲学的萌芽——鬼魂崇拜、对动植物和其他自然物的图腾崇拜,孕生了后来的宗教;原始的劳动号子、劳动前后的祭祀仪式,孕生了后来的诗歌、音乐、舞蹈、绘画等艺术形式;对灵魂和世界终极原因的追问,孕生了后来的哲学。正是在劳动过程中,包含着各种科学知识的种子,所谓科学知识,最初无不是对劳动经验和技能的归纳、总结和提高。

三、劳动推动了文化的独立发展,文化反过来提高了劳动的水平

1、 劳动是文化得以独立发展的基础和动力
人类不会永远停留在劳动与文化的原始统一状态,进一步的趋势一定是文化从劳动中独立出来得到专门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劳动始终提供了文化发展的基础和动力。
劳动提供了文化发展的物质基础和精神基础。一方面,没有占人口大多数的劳动者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辛勤劳动,少数人就不可能摆脱劳动而专门从事文化创造工作,只有当全社会的劳动产生出一部分满足劳动者基本需要之外的剩余产品时,文化活动才能从劳动中、知识分子才能从劳动者中分化出来;另一方面,正是在劳动过程中,人们初步了解自然界的性质和规律,了解社会和人本身的性质和规律,积累了大量的感性认识、经验和技能,才为文化的发展奠定了精神基础,没有劳动这一源头活水,绝对不可能形成文化的大江大河。
劳动又是文化发展的主要动力——
首先是劳动对文化的需求机制:劳动遇到的需要克服的困难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劳动效率和劳动生产力必须不断得到提高的压力,都对文化的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促使文化活动和文化人必须不断生产出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和服务,这不仅直接促进了天文学、物理学、化学、数学、生物学等自然科学与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法学等社会科学的发展,也促进了宗教、哲学、文学、艺术、历史、伦理道德、语言等人文学科的发展——因为劳动不仅是一个不断理性化、科学化的过程,而且也是一个不断人文化、情感化、艺术化的过程;
其次是劳动分工和协作对文化的发酵机制:劳动是一个向自然界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的过程,最初简单的劳动后来变成越来越复杂的分工和协作体系,不仅畜牧业从狩猎、农业从采集中分化出来,而且手工业从前述各业中分化出来,再到商业又把前述各业整合起来,分工和协作像酵母一样促进文化的发展,劳动分工越细,协作的难度越大,对文化的刺激和推动就越强烈;
再次是劳动对文化的检验和择优汰劣机制:劳动检验文化的有效性、自然知识的真理性和人文社会知识的正义性,不断剔除文化中的糟粕而保留文化中的精华,使得文化朝着劳动和整个人类得到持续进步的方向发展。
2、 文化反过来不断提高劳动的品质和水平
社会分工大体上遵循如下逻辑:先是劳动本身的分工,这种分工促进和导致了投资经营管理与劳动的分工,这两种分工又促进和导致了社会管理(政治)与经济的分工,这三种分工又促进和导致了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分工。文化从劳动、投资经营管理和政治中分化出来并得到独立的发展,是最后一次社会大分工。从社会空间属性而言,文化与政治最近,与投资经营管理较近,与劳动最远——很明显,在早期文化发展阶段,只有那些比较富裕而且社会政治地位较高的人,才有条件从事文化活动,而绝大多数劳动者与文化没有直接联系。
但是,正如劳动在直接间接地推动文化的发展一样,文化也通过政治和投资经营管理的中介,反过来推动劳动的发展,使劳动提到更高的品质和水平:首先,科学技术的发展,深刻地研究了自然规律和自然属性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又通过发明和制造更为先进的劳动工具,提高劳动者的知识和技能,从而大大拓展了劳动对象的范围和深度,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力,自工业革命尤其是20世纪的科学技术革命以来,劳动过程已经大大地智能化和科学化了,科学技术越来越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劳动者越来越成为复杂劳动者,以致大多数已经成为白领,以致文化本身成为产业,而建立在文化产业基础上的经济已经成为知识经济;其次,哲学人文社会知识也在一定程度上反哺到劳动过程和劳动者身上,一方面促进了劳动管理的科学化和人性化,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劳动人民的文化水平,强化了他们的自由民主意识,加速了他们获得解放的进程。

四、劳动与文化的分裂和对立

不过,文化反哺劳动和劳动者的历史行程是漫长而曲折的,回顾历史,令人触目惊心的乃是文化对劳动的异化,也就是劳动与文化的分裂和对抗。
1、 文化和文化人与经济政治上的强势阶级结盟,加强了对劳动和劳动者的剥削和压迫
从整个人类发展而言,文化从劳动中分化出去是不可避免的,也是一种进步,但在具体的历史时期,特别是在古代和近代,由于投资经营管理者和社会管理者垄断了社会的经济政治资源,文化活动和文化人也就不得不像毛一样依附在统治阶级这张皮身上,成为剥削阶级和统治阶级控制和压迫劳动人民的工具,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成为统治阶级的遮羞布、辩护术、愚民术、洗脑术、阉割术、合法化印章、精神鸦片、麻醉剂、软刀子等等,文化人成为统治阶级的帮凶,甚至本身就是统治阶级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例,先秦时期为劳动者和普通百姓说过话的墨家、农家、杨朱思想后来就被封杀了,法家成为统治阶级的枕中秘籍,儒家成为教化民众的意识形态,道家以及后起的佛家,或者成为失意的官僚士大夫独善其身的法宝,或者成为小民百姓的安慰剂和鸦片烟。中国的传统艺术绝大部分或者为帝王将相歌功颂德,或者只是文人士大夫的自我抒发和排遣,真正表达人民疾苦的少之又少。一部二十四史,以帝王将相为绝对主角,看不见劳动者的身影。甚至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科学技术,也沦为被统治阶级垄断的工具,极少运用到劳动生产和人民生活之中。
马克思在研究劳动异化的时候,不仅看到了劳动产品、劳动关系对劳动者的异化,而且深刻看到了劳动过程中精神文化因素对劳动者的异化:科学、技术、管理、创新等等文化因素从劳动过程中抽象出去,而劳动本身只成为机械的、单调的、千篇一律地重复同一个动作的、无需精神创造活动的简单的体力劳动过程,以致整个机器生产体系越科学化、智能化、精巧化,劳动者就越片面化、畸形化、病态化,劳动不再是一个身心和谐、脑体协调、自我实现和自我享受的人性化过程,一有机会,劳动者就会像逃避瘟疫一样地逃避劳动。
2、文化对劳动和劳动者的异化引起劳动和劳动者对文化的拒斥
由于文化的主导权掌握在统治阶级手中,由于文化和文化人长期充当剥削和压迫劳动者工具的角色,反过来引起劳动者对文化的疏离、冷漠乃至恐惧和仇恨,对知识分子的怀疑与羡慕嫉妒恨,这就是在相当一部分民众中形成的反智主义和民粹主义情绪,这种情绪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和鼓吹,进一步造成劳动与文化、劳动者与知识分子的对立,从而在历次社会动乱和革命过程中,出现了大规模的对文化的破坏与对知识分子的迫害和杀戮——劳动者分辨不清文化的双重性质,因为对文化和文化人的阶级性的敌视,而否定了文化和文化人的超阶级性和普遍价值,从而甘心把自己贬低到无文化、反文化的层次和地位。中国的***就是在最近发生的一次由个人权威发动的劳动对文化的革命与工农群众对知识分子的专政。

劳动文化的性质和特征

一、劳动文化的性质

从上节论述可知,劳动与文化是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最初两者处于原始的统一之中,但也包含了对立的萌芽,主要表现在少数劳动者的精神发展和文化创造要求与原始劳动共同体之间的矛盾;随着社会分工、私有制和阶级对立的出现,劳动与文化处于尖锐的对立和冲突之中,但这种对立也不是绝对的对立,两者之间仍然具有统一的一面,主要表现是劳动和劳动者仍然拥有对文化的需求,而文化和文化人也仍然在通过各种途径反哺劳动。在这一艰难曲折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已经出现了劳动与文化重新得到统一的、合二为一的要求,出现了劳动文化化和文化劳动化的趋势,因而,“文化劳动”与“劳动文化”的意识和概念也就应运而生。
所谓文化劳动,就是劳动的文化化,是一种具有较高文化含量和文化水平的劳动,也就是具有较高主动性、积极性、精神性、创造性、自我实现和自我享受性质的劳动,是与异化劳动相对而言的自由劳动。
所谓劳动文化,则是扬弃劳动与文化的对抗性冲突的另一向度,是文化的劳动化或向劳动的回归,是一种伸张劳动的价值和地位、伸张劳动者的尊严和权利的文化,是一种弘扬劳动者的经济政治主体、精神文化主体和社会历史主体地位的历史观和价值观,是一种与官僚文化、贵族文化、地主文化、资本文化等统治阶级文化相对立的劳动者和平民大众的文化。

二、劳动文化的基本特征

相对于官僚文化、贵族文化、地主文化、资本文化而言,劳动文化具有如下特征:
1、产生和发展的艰难曲折性
劳动文化是在文化对劳动发生异化、剥削阶级和统治阶级掌握文化控制权和垄断权的历史条件下艰难曲折地发生和发展起来的。奴隶、农奴、农民、工人不得不把绝大部分时间用于从事极为辛苦的劳动,以获得勉强能够生存的物质资料,他们祖祖辈辈被固定在社会的底层,没有条件接受教育,没有时间和精力发挥自己的精神潜能和文化创造力,只有少部分天资较高的劳动者能够在劳动过程之中和劳动之余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对科学技术、文学艺术、伦理道德乃至哲学宗教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这种贡献是随着劳动者人身自由的逐步获得与必要劳动时间的逐步减少、自由时间的逐步增多而逐渐增大的。总的来说,在阶级分裂和对抗的历史阶段,劳动文化一直处于非主流、被压抑的状态,直到近代以来才得到较快的发展,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为劳动文化的发展奠定了较为坚实的理论基础,使得劳动文化和资本文化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
2、内容上的民众性、批判性和反抗性
劳动文化的最重要和恒久的主题就是对奴役、剥削、压迫的批判和反抗,对自由、平等、公正的向往和追求。虽然身在异化劳动之中,劳动者依然是活生生的人,人所具有的需要、感情、对幸福生活的欲望,他们无不具有,只不过被强势利益集团剥夺了实现的条件,因此,劳动者便通过自己的文化尤其是文学艺术,表达出自己的愤怒、悲哀和仇恨,表达出要求改变不公平的现实的愿望和决心。在中国古代神话、《诗经》、汉代和六朝的乐府民歌中,就有大量这样的篇章。神话主人公盘古、女娲、精卫、后弈,传说中的三皇五帝,实际上都是以劳动者为原型的;在民歌中,普通劳动者更是成为直接的主人公。他们反抗天意、反抗自然、反抗统治者和压迫者的英雄气概,世世代代鼓舞着劳动者们进行坚韧的生存和斗争。
3、结构上的双层互补性
劳动文化分为两个相互补充和促进的层面:劳动者本身创作的文化与部分在思想感情上同情和倾向劳动者的知识分子创作的文化。前者大都是匿名的、集体的,后者大都是有名的、个体的;前者是简单的、质朴的、粗砺的,后者是复杂的、凝练的、精美的;前者为后者提供丰厚的基础和悠长的源泉,后者是对前者的加工、提升并反过来促进前者的发展。有两种知识分子加入到劳动文化发展的过程之中:一种是本身生活清贫无权无势、经济政治地位相当接近劳动者的平民知识分子,与劳动者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最靠近和了解劳动者,最有可能为劳动者鼓与呼,成为劳动者利益和愿望的表达者;一种是虽然经济政治地位较高,但具有极为深厚的人文主义精神、广博的爱心和同情心、强烈的公平正义感和社会责任感,能够从整个社会长远发展的角度,伸张底层人们的权利和要求。
4、存在形式上的民间性和非主流性
民间性指非官方性,是不占主导地位的、非主流的乃至是异端的、被压制和禁毁的。除了少数代表劳动者的知识分子创作的文化产品在形式上可与主流文化一较高低外,大部分劳动文化产品都具有草根的、原生态的、没有精加工的特点,主要形式是民间神话、民间宗教、民间故事、民间传说、民间寓言、民间谚语、民谣、童谣、民间戏剧、民间曲艺、民间诗歌、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雕刻、民间建筑、民间工艺、民间节庆等等。它们都是土生土长、原汁原味的,充满了来自土地和底层的生机和活力,但在思维方式、理性认识、表达手段和审美形式上等等方面,还处在较低的水平上。

劳动文化的主要内容

一、广义的和狭义的劳动文化

Labor Culture,可译为劳动力文化、劳动文化、工人文化。广义的劳动文化,指劳动者及其代言人对劳动过程、劳动关系和劳动者的一切感受、认知、观念、评价、要求、理论、理想、科学体系等等,是社会意识、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此定义,广义劳动文化主要由两部分组成:
1、有关劳动过程的物质性、客体性、客观性方面的意识和知识,包括:
(1)对劳动对象、工具、技术的意识和知识;
(2)对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生理状况和规律的意识和知识;
(3)对劳动的分工和协作、劳动过程的管理的意识和知识;
(4)对劳动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法律关系等等的意识和知识。
每一个劳动者都会具有这方面的意识和知识。从此出发,学者们会发展出很多有关劳动的学科,如劳动对象学、劳动工具学、劳动技术学、劳动生理学、劳动管理学、劳资关系学、劳动经济学、劳动政治学、劳动保护学、劳动(社会)保障学、劳动法学等等。这一部分劳动文化,我们称之为“劳动科学”。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学科也大都具有一定的阶级性和倾向性,代表不同阶级利益的学者们会对同一研究对象得出不同的研究结论。我们只把那些代表和维护劳动者权益的劳动科学理论归之于“劳动文化”,而把代表和维护资本利益的劳动科学理论,比如泰勒对劳动的时间和动作研究,归之于“资本文化”。
2、有关劳动过程的精神性、主体性、主观性方面的意识和知识,包括三个主要的层面:
(1)劳动者对劳动与人生、劳动世界与自己的关系的感觉、知觉、情感、体验、想象、思考、判断和推理,这是最直接、最本真、最原初意义上的劳动文化;
(2)把所有这些思想感情用直观的、感性的、模拟和象征的方式表到出来,形成了劳动文学和劳动艺术;
(3)进一步由专门的学者对处于分散零碎状态和感性认识水平的劳动文化进行反思、概括、总结和提炼,从而形成最高层面的劳动文化,即能够表达劳动者权益、意志和心声、具有鲜明的劳动阶级特色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和审美观。
相比前述“劳动科学”而言,这一部分可以叫做“劳动评价”,其核心就是劳动者的价值观,即劳动者对劳动过程、劳动世界和劳动者本身的价值和意义的认知和评价。这种认知和评价带有更为强烈的主观性和阶级性。统治阶级和剥削阶级也具有对于劳动、劳动者的价值、地位和作用的认知和评价,但当然不属于劳动文化,而属于官僚文化或资本文化,是典型的非劳动文化,甚至反劳动文化。
这两部分内容是相对分开的,但也是相互联系,事实上交叉在一起的。为了更为准确地加以论述,我们可以把前一方面叫做劳动文化的科学方面,而把后一方面叫做劳动文化的评价方面:前者偏于客观的、对象性分析,后者偏于主观的、主体性表达;前一方面适合于做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后一方面适合于做人文学科的考察;前一方面以是否符合对象世界为判定真伪的标准,后一方面以是否符合社会正义为判定对错的标准。实际上,只有哲学才能对这两个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方面做出一种全面、总体的论述。

二、狭义劳动文化的主要内容

上述广义劳动文化的第二部分就是狭义的劳动文化,主要是对劳动、劳动者的价值、地位和作用的认知、表达和评价,简称“劳动评价”,或“评价性劳动文化”,主要内容包括劳动哲理、劳动心理、劳动伦理、劳动文学、劳动艺术、劳动美学、劳动文化传播等方面。与劳动科学或科学性劳动文化大体上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对应不同,狭义的劳动文化大体上与传统的人文学科相对应。
评价性劳动文化大体上又存在两个层次:草根劳动者层面的和知识分子层面的。前者是基础、来源和主体结构,后者是加工、提升和上层结构;前者的创作者就是劳动者本人,后者的创作者是一部分出身劳动者或靠近劳动者或倾向劳动者的知识分子;前者在劳动者内部自发传播,后者通过一部分知识分子在知识界和整个社会横向传播。
草根劳动文化与知识分子劳动文化本质上应该是互补和相互促进的:前者是源头活水,是原生态,是本根,是生命与灵魂的呼喊,但毕竟是分散的、零碎的、接近本能和直觉的、简陋和粗糙的、缺乏社会影响力的,这就需要一批富有正义感的知识分子对这种原生态的劳动文化进行加工、改造、提炼、升华,使之达到较高的理论理性层次、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水平,使之能够与官僚文化、资本文化等非劳动文化分庭抗礼,使之能够具有更大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不论是草根劳动文化,还是知识分子劳动文化,在具体内容和构成上,又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或环节:
1、 劳动哲理(哲学)
前面提到,劳动哲学是对劳动科学与劳动评价这两个方面的劳动文化的概括和总结,因而是劳动文化的最高或最深层面,是劳动文化的理念层面,是劳动文化的核心、精髓和灵魂。当然,对于狭义的劳动文化或评价性劳动文化而言,劳动哲学提供的主要思想资源就是劳动价值观。草根劳动者不一定是用“哲学”这个学术名词,但在世世代代流传下来的劳动智慧中,包含着许多深刻的劳动哲理。
所谓劳动哲理,也就是指劳动者对世界、社会、历史、人生的基本看法,即使是一个不识字的、没文化的劳动者,脑海中也一定具有诸如此类的看法,这是他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中的基本信念、解释、希望和理想。诚然,在千百年来阶级对抗的社会,统治阶级和剥削阶级千方百计地把自己的哲学和意识形态灌输到劳动者的头脑中去,让他们心甘情愿地接受自己被压迫被剥削的地位,但是,在长期的劳动创造过程中,在长期与大自然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在长期改变自己的经济政治文化地位的过程中,劳动者们也积聚和形成了自己的一些生活的智慧和哲理,并通过种种民间文化形式表达出来了。
一部分知识分子有意识地依据草根劳动者的智慧和哲理发展出比较系统的哲学思想,如中国先秦时期的墨子、唐代的禅宗六祖惠能、明代泰州学派的王艮、清代哲学家颜元,虽然尚未完全摆脱统治阶级的思想控制,但毕竟站到了劳动人民一边。在西方哲学史上,古罗马哲学家爱比克泰德是一个奴隶,荷兰伟大的哲学家斯宾诺莎一生以磨眼镜片维持生存,德国工人狄慈根通过自学独立地成为一名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家,美国工人埃里克•霍弗著有影响很大的《狂热分子:码头工人哲学家的沉思录》,获得了职业哲学家的尊敬。当然,不用说,马克思、恩格斯这两位伟大的哲学家,背叛了自己所出身的阶级,为工人阶级提供了一种改造资本主义世界的劳动哲学。
在当代中国,已经有人在自觉地把劳动哲学作为哲学与劳动文化(包括各门劳动科学和各种劳动评价)之间的一个中介和中间学科来加以建设:
(1)现代科学和哲学的发展证明,在最一般的哲学或世界观(包括本体论或存在论、价值观和认识论)与各门具体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存在着一些贯通两者的中间环节,这些中间环节,一方面可以说是由一般世界观向具体的、特殊的科学的下降,故而我们可以把它们称之为“第二层次的世界观”,另一方面,它们又可以说是由具体的、特殊的科学向一般世界观的上升,故而我们又可以把它们称之为“部门哲学”或“哲学分支学科”,如自然哲学、科技哲学、经济哲学、政治哲学、管理哲学、历史哲学、社会哲学、道德哲学、艺术哲学等等,它们分别建立于与其对应的具体科学的基础之上,但又没有停留在各门具体科学的层面上,而是对各门具体科学涉及的问题进行哲学思考,从而使具体科学和最普遍的哲学对接起来。
(2)劳动哲学(Philosophy of Labour),作为对劳动者、劳动活动、劳动关系、工会等社会现象的哲学思考,正就是最普遍的哲学与有关劳动者、劳动活动、劳动关系、工会等社会现象的诸多自然社会人文科学(如劳动环境学、劳动资源学、劳动生理学、劳动经济学、劳动社会学、劳动关系学、劳动管理学、劳动保障学、劳动保护学、劳动法学、劳动心理学、劳动伦理学、劳动美学、劳动动力学、劳动创造学、劳动教育学、劳动组织学、劳动文学、劳动艺术学、劳动文化传播学、工会学、职工民主管理学等等)之间的中间环节。作为一门“部门哲学”或“哲学分支学科”,我们称它为劳动哲学;作为劳动学科群中的一门基础学科,我们称它为元劳动学(Meta-Labour Theory)。
(3)劳动哲学具有哲学、具体劳动文化不可取代的相对独立性
一方面,就劳动哲学与具体劳动科学和文化的关系而言,一方面,它必须直接依托于上述各门劳动科学和劳动文化的研究成果,另一方面,上述各门劳动科学和文化又的确不能取代劳动哲学,相反,如果绕开劳动哲学这个中间环节,这些科学和文化就很难得到来自哲学的支持,或者说,哲学就很难具体化入这些科学和文化之中。事实上,这些劳动科学和文化之所以在近30年间发展缓慢(相对其他社会科学和文化而言),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正是由于它们缺乏劳动哲学基础,因而也很难得到最高哲学层面的支持。
另一方面,就劳动哲学与哲学的关系而言,劳动哲学固然必须以某种最一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为基础,但后者也不能绕开劳动哲学而直接去指导上述各门劳动科学和文化。这些年来,我国的哲学研究和哲学发展之所以未能对劳动领域、职工生活和工会工作产生应有的影响,职工群众和工会干部之所以远离哲学这一“形而上的”的抽象王国,哲学界之所以与工会界和工会理论界老死不相往来,也正在于缺乏劳动哲学这一中间环节 。
此处需要强调指出的是,劳动哲学既为劳动科学或科学性劳动文化提供思想资源和基本理念(世界观),而且更为劳动评价或评价性劳动文化提供思想资源和基本理念,就是说,为劳动心理、劳动伦理、劳动文学、劳动艺术、劳动美学、劳动文化传播等等提供价值观。
2、劳动心理
劳动心理指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之中所发生的一般心理活动和个性心理特征。一般的劳动心理过程包括劳动者为完成劳动过程而调动和产生的认识(注意、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情感和意志活动。特殊的劳动者个性心理特征(又称为个性倾向性),指劳动者在长期劳动过程中所形成的较为稳定的需求、能力、动机、气质和性格,这是推动劳动者进行活动的动力系统,决定着劳动者对周围世界的认识、态度、选择的趋向,决定着劳动者形成什么样的价值观。
劳动心理是劳动文化的重要方面。劳动者不是机器,而是活生生的人,是具有七情六欲、喜怒哀乐等种种心理活动的生命体。究竟在什么样的劳动过程中,劳动者才会感到自由、愉快、心理健康、精神和谐呢?究竟需要创造什么样的劳动条件、建设什么样的劳动制度和管理、从事什么样的劳动内容,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会充分发挥和发展起来呢?另一方面,劳动者本身要进行一些什么样的心理调整,才能适应包括劳动的分工和协作等客观的劳动规律和要求呢?这些都是摆在劳动者和整个人类面前的重大问题。
马克思所批判的异化劳动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心理的异化,就是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不是感到快乐而是感到痛苦、不是感到自我实现而是感到自我丧失、不时感到充实而是感到空虚、不时感到兴趣盎然而是感到无聊乏味……这个问题已经引起了全世界的重视。劳动心理学作为一门专门的科学也就应运而生了。
广义的劳动心理学,在美国又叫做工业与组织心理学(I/O),在英国又叫做职业心理学,在南非又叫做工业心理学,在其他一些欧洲国家又叫做工作与组织心理学,其主要研究范围包括:甄选与安置、训练与发展、绩效管理、组织发展、工作生活质量、工作学。狭义的劳动心理学是广义劳动心理学的一部分,主要研究劳动效率与劳动健康等问题,我国一本由张彬彬编著的《劳动心理学》包括了自我管理能力、时间管理能力、沟通能力、决策能力、健康和物理环境、压力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内容。
劳动心理学可以站在资方立场上研究劳动心理,但作为劳动文化之重要方面的劳动心理学,当然应该站在劳动者的立场上,为消灭病态的和异化的劳动,为劳动者的心理和精神健康,为劳动者的自由全面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3、劳动伦理
劳动伦理是劳动者阶级在漫长劳动过程中形成发展起来的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良知和道德规范、道德戒律、道德命令,其中前一方面是主观的、内在的、个体性的,后一方面是客观的、外在的、社会普适性的。
劳动过程内含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己三个方面的关系,劳动伦理就是要处理这三个方面的关系。就人与自然的关系来看,劳动是人类的一项首要的美德和道德命令,理由很明显,没有劳动,停止劳动,人类很快就会在世界上灭绝,因为人类不再依靠本能的活动而是依靠劳动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劳动成为维系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绝对基础,劳动因而对于人类的存在和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道德意义和伦理价值。全人类,尤其是非劳动者阶级和阶层,全都要感谢劳动者做出的这一伟大牺牲和贡献,劳动者阶级因而在整个人类社会中占据了无可置疑的道德优越性,对劳动者的任何不尊重,对劳动者的侮辱、歧视、剥削和压迫,是绝对违背人类公义和道德常识的。勤劳敬业和勇敢创造,就成为第一项劳动伦理。
劳动过程本身又具有社会性,是一群人乃至无数人结成的一个分工协作的体系。有分工,就有分化和特殊化,就有专门的发展,就有竞争;与此同时,有分工必有交换,必有各产业、各行业、各岗位、各技能之间的互补协作,必然要求不同劳动者之间的合作互助。因此,公平竞争与互助合作,就成为第二项劳动伦理。
对劳动者本身来说,劳动具有双重意义和价值:第一,它是劳动者基本的谋生手段;第二,它是劳动者发展自己体力和智力、发展自己的天赋和才能、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基本途径。因此,自食其力与自由劳动就成为第三项劳动伦理。
当作为非劳动者的统治阶级和剥削阶级运用暴力、欺诈等种种的手段肆意剥夺劳动者的劳动产品和权利,也破坏了上述三项基本的劳动伦理时,那么,反抗压迫和剥削、追求自由、平等和公正,就成为第四项劳动伦理。
劳动伦理也是劳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者如果缺乏自己的劳动伦理,就只能接受权力伦理或资本伦理的支配和奴役。劳动伦理学,作为一门系统发展起来的人文科学,要总结和提升经济层面的民间劳动伦理,倡导更为先进的劳动伦理,为劳动者的解放事业提供强有力的道德支持。
4、劳动审美
劳动审美是劳动者阶级在漫长劳动过程中形成的审美需求、审美能力、审美趣味、审美观念和审美标准。关于劳动审美,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有大量精辟的论述。
首先,他指出,劳动过程作为人类自由自觉的类活动,一开始就具有一定的审美属性:
“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即改造无机界,证明了人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也就是这样一种存在物,它把类看作自己的本质,或者说把自身看作类存在物。诚然,动物也生产。他也为自己营造巢穴或住所,如蜜蜂、海狸、蚂蚁等。但是动物只生产它自己或它的幼仔所直接需要的东西;动物的生产是片面的,而人的生产是全面的;动物只是在直接的肉体需要的支配下生产,而人甚至不受肉体需要的支配也进行生产,并且只有不受这种需要的支配时才进行真正的生产;动物只生产自身,而人再生产整个自然界;动物的生产直接同它的肉体相联系,而人则自由地对待自己的产品。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 所谓人类按照美的规律来生产,也就是人类既按照自然界的规律性又按照自己的目的性进行生产,并且使两者达成一种奇妙的统一,这种奇妙的统一就是美的。
第二,劳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在这种对象化的过程和结果中,人可以直观到任自己的本质力量,从而产生一种自我确证和自我享受,而这正是一种美感享受:“假定我们作为人进行生产。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每个人在自己的生产过程中就双重地肯定了自己和另一个人:(1)我在我的生产中物化了我的个性和我的个性的特征,因此我既在活动时享受了个人的生命表现,又在对产品的直观中由于认识到我的个性是物质的、可以直观地感知的因而是毫无疑问的权力而感受到个人的乐趣。(2)在你享受或使用我的产品时,我直接享受到的是:既意识到我的劳动满足了人的需要,从而物化了人的本质,又创造了与另一个人的本质的需要相符合的物品。(3)对你来说,我是你与类的中介人,你自己意识到和感受到我是你自己的本质的补充,是你自己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而我认识到我自己被你的思想和你的爱所证实。(4)在我个人的生命表现中,我直接创造了你的生命表现,因而在我个人的活动中,我直接证实和实现了我的真正的本质,即我的人的本质,我的社会的本质。”
第三,正是通过漫长劳动过程的改造,人的五官感觉由自然的器官变成了人化的器官,变成了灵巧的四肢、能观赏美景的眼睛和能欣赏音乐的耳朵等等:“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人同世界的任何一种人的关系——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思维、直观、感觉、愿望、活动、爱,——总之,他的个体的一切器官,……通过自己同对象的关系而占有对象。对人的现实性的占有,它同对象的关系,是人的现实性的实现(因此,正像人的本质规定和活动是多种多样的一样,人的现实性也是多种多样的),是人的能动和受动,因为按人的含义来理解的受动,是人的一种自我享受” ;这种“已经产生的社会,创造着具有人的本质的这种全部丰富性的人,创造着具有丰富的、全面而深刻的感觉的人作为这个社会的恒久的现实。”
正是在长期劳动审美的历史过程的基础上,作为一门人文学科的劳动美学才得以形成和发展起来。
5、劳动文学
劳动文学首先是劳动者在漫长劳动过程中用文字形式创作出来的文学作品,包括神话、传说、寓言、童话、民谣、民谚、诗歌、小说、散文等等,近现代以来,诗歌、小说、散文成为劳动文学的主要表现形式。劳动文学与劳动艺术构成劳动审美的两种最为主要的表现形式,在这里,劳动者的审美意识、审美需要、审美能力、审美趣味、审美观念等等,得到了最为集中的表现和表达。在草根劳动者原创性文学作品的基础上,一部分知识分子加入了劳动文学的创作队伍,产生了像哈代、高尔基、斯坦贝克、肖洛霍夫、老舍、周立波等等劳动文学巨匠。
6、劳动艺术
劳动艺术首先是劳动者在漫长劳动过程中以非文字的视听形式创作出来的艺术作品,包括音乐、舞蹈、雕塑、绘画、曲艺、工艺、相声、小品、戏剧、电影等等,近现代以来,尤以音乐、绘画、戏剧、电影成为劳动艺术的主要表现形式。正是在草根性劳动艺术作品的感召下,一部分知识分子也加入了劳动艺术的创作队伍,出现了像卓别林、奥尼尔、布莱希特、柯勒惠支等等劳动艺术大师。
7、劳动文化传播
劳动文化产生以后,必然要通过各种媒介、媒体、手段、工具、通道、渠道等等在劳动者内部和整个社会范围内得到传播。从前,由于报纸、出版、广播、电视等主要的传播媒介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劳动者要进入其中门槛太高,因此,劳动文化作品就只能够得到一些零散的传播,甚至很多优秀的作品因此而失传了。互联网和多媒体的革命正在改变这一切。现在,受过中等文化教育的劳动者,也能熟练地掌握手机、电脑、照相机、摄像机,会制作各种各样的数字产品,通过网络社区、博客、微博等等向整个社会乃至向全世界传播。这就为劳动文化的传播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劳动者及其知识分子代言人应认真研究这一新情况,抓住这一新机遇,为劳动文化的传播打开最为广阔的通道。
以上只是列举了劳动文化的几个主要方面的内容。应该说,劳动文化是极为丰富的,远远不是一篇概论所能够全面涉及的。这正好说明了劳动文化研究具有广阔的前景和空间。

中国现当代劳动文化产生和发展的历程

一、20世纪初无政府主义的劳工神圣论

20世纪初叶,中国知识界开始接触和了解无政府主义,辛亥革命前后,无政府主义逐渐在中国形成独立政治派别。到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前后,无政府主义一度蔚然成潮。1927年以后,无政府主义队伍严重分化,一部分无政府主义者与***政府合流,无政府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思潮和政治派别宣告破产。
1、把西方的无政府主义资源与中国传统资源结合起来
无政府主义把互助和劳动作为基本原则,倡导互助的劳动和劳动中的互助。克鲁泡特金认为互助是道德的基石,要使人类的道德向前发展,互助乃是不可或缺的原动力,而互争则有很大的害处。施缔纳提出“每个人均需要的东西,在其筹措和生产过程中,每个人也应参与其间。” 巴枯宁甚至只承认那些依靠自己劳动生活的人才能够享有政治权利,认为“自由——这首先是人依靠科学和合理劳动的帮助从外部自然世界的压迫下解放出来的能力。”
中国传统文化中也有可供吸取的资源。刘师培说:“一人之私利与众人之公利不能背驰”,要能“推己及人,扩私为公。” 李石曾提出:“平尊卑也、均贫富也,一言以毕之,使大众享平等幸福,去一切不公之事。” 这些思想在《墨子》、《吕氏春秋》、《礼记》等古籍中乃至农民起义纲领中都有来源。
受这些中、外思想的深刻影响,中国的无政府主义者推崇劳动,在中国历史上破天荒地高喊出:“劳动者,神圣也”。他们认为“人之有手,即表示其天赋工作之良能”,“人之有力而不能用,犹人之有口而不欲不言也”,“工作为人生之应当”、“人人皆当从事于劳动” 。他们把不劳而获视为不平等、不道德的行径,提出“农产或工业品所得之利,皆劳力之所致,即应为劳动家所享受。今其利乃尽归于资本家,而劳动家则为其牛马,故谓之(资本家)掠夺他人劳力所获之结果”,“资本家之道德最为***,进网市利、退佣畴,不耕而食、坐收其税”,劳动家“不想把自己劳动者的结果尽归资本家的私囊,乃至平等至公道的举动。” 他们主张“无男无女,人人各视其力之所能,从事于劳动,劳动所得之结果(衣食房屋及一切生产),劳动者自由取用之,而无所限之”,指出“人人各择一业,合之而成一协助之社会。凡所工作,皆供全社会之生活,人与我同在其中,而非徒供少数人之牺牲。愈勤劳则生产愈丰,而社会之幸福愈大,亦即一己之幸福愈大。”
2、中国无政府主义在20世纪初的巨大影响
(1)无政府主义对中国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中的章太炎、蔡元培、廖仲恺等都受到过无政府主义思潮的影响,张继、吴稚晖、张静江等更是无政府主义的干将。
(2)无政府主义对工读运动和新村运动影响很大。“五四”时期,许多新青年将克鲁泡特金的互助主义、欧文的空想社会主义、日本武者小路实笃的“新村运动”、托尔斯泰的泛劳动主义,以及当时广为流传的“劳工神圣”、“与劳动为伍”等观念和主张相结合,创立了大量工读互助组织,企图以此逐步实现社会改良。新村运动的声势和范围,虽不及工读互助活动那么大,但经倡导者鼓吹,也曾得到一些人的同情和响应。如***、蔡和森、张昆弟等人就试图建立一种把学校、家庭、社会结合为一体,“人人作工,人人读书,人人平等”的新的社会生活方式。
(3)无政府主义的劳动崇拜对整个新文化运动和启蒙运动影响也很大。一些青年知识分子高喊:“念书人是什么东西,还不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无用而又不安生的一种社会蠹民吗?”“号称是受了高等教育的人了,但是请问回到家里扛得起锄,拿得起斧子、凿子,擎得起算盘的可有几人?”“几千年来教育的错误影响,可以用两句话表明出来,就是:有用的分子都没有受过教育,受过教育的都是无用的人”;“平素我最钦佩的就是那头脑简单、人格高尚、着短衣的劳动界”;“我很惭愧,我现在还不是一个工人!”
这里表现出一种观念的颠倒。从前,肩负社会领导责任的,一般被认为是精英人士,但此时青年知识分子则来了个180度的大拐弯,说自己最钦佩的是头脑简单、人格高尚的劳动人民。一批激进知识分子一方面提倡“劳工神圣”、“与劳工为伍”,激发下层社会的阶级意识,以形成与***的上层社会相对抗的斗争态势,并最终通过缩小社会上下之间的等级差别,建立一种真正平等的社会结构。另一方面,这一认识的转换伴随着他们日见偏激的自我批判乃至自我贬损 。陈独秀在1920年5月1日上海工人召开的纪念五一劳动节大会上作了一个题为《劳动者的觉悟》的演讲,声称:“世界上是些什么人最有用最贵重呢?必有一班糊涂人说皇帝最有用最贵重,或是说做官的读书的最有用最贵重。我以为他们说错了。我认为只有做工的人最有用最贵重”;“中国古人说:‘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现在我们要将这句话倒转过来说:‘劳力者治人,劳心者治于人’。”
(4)无政府主义对中国早期工人运动也有很大影响。他们在开始宣传自己的思想主张时,就把劳工作为改造社会的力量,作了大量工人运动的启蒙工作,成为中国最早倡议和组织工会的人。这些工会虽具工团主义性质,但对于促进中国工人集体意识、团结合作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无政府主义者不仅在中国首次张扬“劳动为人生之天职”的思想,喊出“劳动者神圣”的口号,还在1921年“五一”劳动节时与马克思主义者及其他进步人士一道,在广州共同发动各行业工人罢工、示威游行,当时永汉路上就挂着两幅画像:马克思和克鲁泡特金。总之,中国无政府主义者对于中国早期工人运动的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他们的一些思想和做法,对于后来中国***领导的工人运动也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5)第一代共产主义者如李大钊、***、瞿秋白、周恩来、彭湃、恽代英等也都受到过无政府主义思潮相当的影响。中国***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之时,全国各地52位党员中,不同程度地受到过无政府主义影响的有22人之多。

二、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劳动文化崇拜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劳动(工农)中心主义”
从“五四”运动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到1927年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中国工人阶级和工会运动在轰轰烈烈的大革命时期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也得到孙中山和国民革命政府的肯定和鼓励。但***人在这一时期的工人运动中占有实际的领导地位,涌现了一大批杰出的工人运动思想家、领导人和工人领袖,如陈独秀、李大钊、邓中夏、张国焘、***、李立三、刘少奇、王烬美、邓恩铭、罗章龙、高君宇、何孟雄、张昆弟、邓培、陈云、史文彬、包惠僧、项英、林育南、施洋、林祥谦、李启汉、阮啸仙、苏兆征、林伟民等等。
然而,中国革命的任务太重、对象太强大,不仅资产阶级难以成为革命的领导阶级,人数不多的工人阶级的力量也不够,必须把农民发动和组织起来才能完成民族民主革命的双重任务。***正是率先看到了这一点,这使得他脱颖而出,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和中国***的最高领袖。在他的革命思想体系中,劳动和劳动者占有最高的位置。
早在1919年在《湘江评论》发表的《民众的大联合》一文中,***就明确指出:“劳动阶级占全世界人数的最大多数,而且都能尽互助、劳动的责任,但是生活的痛苦唯有他们受得最甚。所以我们以为改造的责任,不能不由劳动者承担。”他把民众的大联合看作是改造社会的基本方法 。
1921年初,他在排除社会改良主义、社会民主主义、罗素主义、无政府主义等社会改造方法后,主张采用激烈方法的共产主义,即所谓劳农主义,或劳农阶级专政 。
1926年,***写成《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他创造性地把“无产阶级”这个概念分为“工业无产阶级”和“农村无产阶级”。农村无产阶级指长工、月工、零工等雇农,是农村中最困难也最革命的阶级。此外,绝大部分半自耕农、贫农、小手工业者、店员、小贩属于“半无产阶级”,他们也是革命的主要力量 。这已经在理论上为以土地革命为核心内容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做好了准备。
***从对农民在中国革命中的关键地位的坚定认识出发,开创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他领导了秋收起义,创建了红军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在这个过程中,他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形成了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思想。其中可以称之为劳动文化理念的有:
(1)生产劳动、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是人类实践的三种基本形态,其中生产劳动又是其他实践形态以及整个社会历史的基础。
(2)无论在哪一种实践中,无论在经济、政治、文化哪一个领域中,工农群众和劳动人民都是当之无愧的、不可替代的、首要的主体;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历史的创造者。
(3)知识分子必须无条件地为革命政治服务,为工农兵服务;判断一个知识分子是不是革命的,只有一个标准,就是看他愿不愿意并且实不实行与广大的工农群众这一革命的主力军相结合:愿意并且实行和工农结合的,是革命的,否则就是不革命的,或者是反革命的;何时结合,何时是革命的,何时不结合了,就变成不革命的或者反革命的了。不管知识分子在革命过程中的作用多么重要,但只要他们尚未改造好,与工人农民相比较,就都是不干净的 。因此,知识分子必须不断地消除自己身上的“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等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思想。
2、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的“劳动(工农)至上主义”
194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和中国***人又开始了新的革命征程:利用人民民主专政消灭封建地主经济和官僚买办资本主义,对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小农经济和手工业经济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在理论上,社会主义社会是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这是没有什么疑义的。但在建立大一统的公有制和计划经济后,个别劳动者如何作为整体的劳动者(国家、社会)的一分子落实自己的所有权和管理权的问题,如何解决民主与集权、工人与干部、劳动者与管理者的关系问题,就成了所有社会主义国家面临的一个最为关键而艰巨的问题。应该说,在所有社会主义国家的领袖中,***对解决这个问题作了最为自觉的探索,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提出了“鞍钢宪法”。
“两参一改三结合”,史称“鞍钢宪法”,是***1960年3月在转发中共鞍山市委《关于工业战线上的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开展情况的报告》的批示中提出的我国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制度:“两参”指干部参加生产劳动,工人参加企业管理;“一改”指改革企业不合理的规章制度;“三结合”指在技术改革中实行企业领导干部、技术人员、工人三者的结合。
问题在于,在上个世纪50、60年代中国的历史条件下,这是很难做到的,相反,计划经济体制的运行把党的一元化领导和企业行政的管理权威突出起来,与此同时,官僚主义和命令主义也滋长蔓延起来。
这引起了***的高度警惕、反感和激烈的反应,他的办法不是深入研究并创造条件具体地实现“两参一改三结合”,而是进一步要求用群众性的大民主来取代必要的自上而下的管理,把革命战争年代的“劳动(工农)中心主义”进一步提升为“劳动(工农)至上主义”。如果说,“劳动(工农)中心主义”曾经是取得革命胜利的锐利武器,其中所包含的平均主义、民粹主义乃至反智主义成分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是革命成功所需要的,那么,一当“劳动(工农)中心主义”进一步上升为“劳动(工农)至上主义”,并且要求在和平的经济建设环境下得到强制实施,其中所包含的平均主义、民粹主义乃至反智主义就会无限放大并且必然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1)使公有化程度越来越高并实行平均主义的分配制度,在农村割资本主义尾巴,在工厂取消利润目标和奖金激励等物质刺激手段;
(2)以大民主对抗和打碎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官僚主义,让一部分革命造反派和工农群众进入各级“革命委员会”——***相信他们可以取代党内的“官僚主义者阶级”而实现他心目中的社会主义理想;
(3)“卑贱者最聪明,高贵者最愚蠢!”工宣队管理学校(包括大学);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要求学生半工半读,政治挂帅,反对“白专道路”;要从有实践经验的工人农民中间选拔学生,到学校学几年以后,又回到生产实践中去;现有技术队伍要参加革命大批判,清洗“专家治厂”、“技术第一”等“资产阶级名利思想”,并分期分批安排他们去当工人;知识分子是“臭老九”,必须到“五•七”干校接受劳动改造……陈独秀在1920年的一句偏激之语(“中国古人说:‘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现在我们要将这句话倒转过来说:‘劳力者治人,劳心者治于人’”),在***期间终于变成了现实!

三、改革开放时期劳动神话的渐次破灭与恢复和发展劳动文化的紧迫性

1、劳动文化的边缘化与劳动者的失语状态
在计划经济时期,执政党的文化与工人阶级的文化具有直接的统一性:执政党作为工人阶级先锋队是直接以工人阶级的名义说话的,与此同时,工人阶级的意志和愿望也在一定程度上通过执政党表达出来了;虽然说在那时党员干部实际上也具有自己的特殊利益诉求,但并没有公开地表达出来,相反,这种利益诉求是被主流意识形态压制的。另一方面,至少相对于农民、知识分子这两个阶级和阶层而言,工人阶级占据了文化的主角地位,在报纸、杂志、电台、电视、文学、艺术等文化传媒中,工人无疑是以“老大哥”的形象出现的。
改革30多年来,中国大陆出现了剧烈的社会分化,在经济政治上处于优势地位的阶层和群体也开始掌握了文化上的话语权。以文学艺术为例,可以非常明显地看到几大优势社会阶层依次高调亮相,占据了显赫的文化地位:起初是党政官员和厂长书记作为改革明星尽领风骚(如柯云路的《新星.》、蒋子龙的《乔厂长上任记》以及数量众多的反腐作品等等);其后是知识分子成为纯文学的绝对主角;然后是城市小资和办公室白领成了大部分通俗文艺作品的主人公……以工人、农民等劳动者和社会草根阶层为主人公的文艺作品逐步退居边缘,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不能与前几类文艺作品分庭抗礼。
即使还存在以劳动者为主人公的文艺作品,分析起来,也具有两大不足之处:一是在严肃文艺作品中,劳动者不再是作为“英雄”、“历史主体”和“历史创造者”而出场,而仅仅是改革的客体、被动承受者和受苦受难者,他们只是作家艺术家(知识分子)同情并寄托其道德愤慨的载体和对象,至于他们本身的觉醒和主动抗争在这类作品中则极为罕见;二是在通俗文艺(相声、小品、喜剧、电视剧、通俗小说)中,底层社会阶层的生态实际上成了占优势地位的社会阶层猎奇、消遣、娱乐的对象,或最多不过是底层社会阶层自我消遣、自我娱乐、自我麻醉、自我调侃、自我欺骗的鸦片,使自己苦涩的生活增加一点儿可怜的快乐。
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情况也差不多。有体制化的马克思主义、新儒家保守主义、新权威主义在为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张目,有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在为私营企业主和企业家们张目,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在为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张目。可是,谁来为草根劳动者张目?90年代曾经有一个“新左派”为社会底层说了几句话,但他们都不过是躲在象牙塔里的学院派知识分子,并不真正接近和了解社会底层,也远远不能与社会底层相结合,后来他们干脆销声匿迹了。当然始终并且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在为劳动者的权益呼吁和呐喊,不过他们大都处于学术界的边缘状态,他们的观点和建议很难进入立法和决策程序。
2、重建劳动文化的极端必要性
占人口大多数而又处于弱势地位,劳动者的这种文化上的失语、沉默、缺席、边缘化,一方面是由于其经济政治上的地位不断滑落造成的,另一方面又推动了他们经济政治上的进一步滑落,其社会政治后果将是极为严重的:
首先,劳动者在文化上的匮乏会加剧他们在经济上的弱势地位。我国经济是工业经济与知识经济的混合,知识和文化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缺乏知识和文化资源的劳动者将在市场竞争和劳资谈判中处于越来越不利的地位,在国民收入第一次分配过程中所获的份额将会越来越低。
其次,缺乏思想文化资源会使劳动者在社会协商对话和政治法律博弈过程中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不利于劳动者通过立法途径在国民收入第二次分配中获得更多的补偿,不利于提高本阶级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不利于劳动者真正成为现代社会的公民和国家的真正主人。要知道,社会协商对话和政治法律博弈是一个谈判和辩论的过程,你有理说不出,就会眼睁睁失去你应该得到的东西。
可见,劳动文化或劳动文化的建设和发展已经被提到有关中国社会稳定和发展的议事日程上来了,否则,中国的贫富两极分化还将愈演愈烈,中国的劳资矛盾和社会冲突会越来越加剧,而这与执政党所提出的建设民主、法治、公正、和谐的现代社会的目标是背道而驰的。

四、如何重建和发展21世纪中国的劳动文化

在人类劳动文化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知识分子起过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但是,这种作用也绝对不能高估,它必须有两个必要的前提:第一,劳动者才是劳动文化的第一主体和创造者,知识分子只是对原生的劳动文化加以提炼、概括、深化、传播和发扬光大,他们不能在自己的学院或书房里创造出这种文化;第二,知识分子绝对不应该越俎代庖,替劳动者创造这种文化,然后自上而下、自外而内地灌输给劳动者。
从这个观点来看当代中国的劳动文化建设,我们会发现两个严重的不足:一是知识分子尚未深入到劳动群众之中,真正了解他们的生存状况以及心理、愿望、要求、思想状况,而主要是出于同情、良知和正义感为劳动者“打抱不平”,这使得他们的理论很难与劳工运动相结合;二是劳动者本身还在很大程度上处在自在的发展阶段,还未能形成明确的自我意识或阶级意识,对自己的地位、力量、优势、弱点还没有明确的认知,对抗争、维权和解放的道路更是模糊不清,他们大体上还是一盘散沙,还没有成为一个自组织的、自为的、有机联系的整体,也就是说,他们还没有从自己的生存状态中内在地形成一种自己的文化。
然而,当代中国劳动文化建设和发展的若干前提也正在形成过程之中,这不仅表现在一部分知识分子正在向劳动群众靠拢,而且也表现在一部分劳工已经具有较为清晰明确的阶级意识和文化自觉。尽管在思想意识形态层面,我们还没有看到像19世纪欧美国家出现过的工人思想家(如魏特林、狄慈根、龚帕斯等等),但是在开风气之先的文学艺术领域,许多工人已经开始浮出水面乃至崭露头角了,各种工人诗歌、工人小说、工人音乐、工人摇滚、工人戏剧、工人电影等工人文艺小团队或个人在全国各地不断涌现,最著名的当然要算走上中央电视台“星光大道”和春晚舞台的“旭日阳光”组合了,其次有在“中国达人秀”中大放异彩的老皮匠乐队和民工街舞团,此外还有许多活跃在网络和地方电视台的民工艺术团体或个人。另一个著名的例子是川籍民工周述恒,在自己十几年打工经历的基础上创作了50万字的长篇小说《中国农民工》,网上点击量超过50万人次,后来由世界知识出版社于2010年出版发行。
在这些工人文学艺术家中,北京“工友之家”总干事、新工人艺术团团长孙恒是率先达到了“劳动文化”思想高度的先行者。1998年,孙恒辞去音乐教师的工作,只身一人带着一把破吉他到北京打工,做过搬运工、推销员、酒吧歌手等。1999年在全国各地流浪的孙恒开始为工友写歌、唱歌,之后回到北京在打工子弟学校做志愿者,教孩子们唱歌。2002年,孙恒发起创办打工青年艺术团,奔赴工地、工厂、学校、社区为打工者做义务演出,同时开展权益宣传;2005年用艺术团第一张专辑唱片版税创办同心实验学校;2006年发起创办同心互惠公益商店;2008年发起创办打工文化艺术博物馆;2009年发起创办同心创业培训中心。目前,该艺术团有文艺骨干10名,志愿者几十人,大家均是利用业余时间,开展创作和义务演出活动。艺术团已出版5张专辑唱片,演出累计超过500场次,直接观众超过20万人次。
下面介绍孙恒和他的伙伴们在2009年举办的第二届劳动文化论坛上,对当代中国劳动文化,(他们又称之为“新工人文化”)的一些思考:
1、从“打工者”到“新工人”:主体性的确立

Admin
Admin

帖子数 : 117
注册日期 : 12-08-02

http://laomo.8008cn.net

返回页首 向下

返回页首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