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左翼文艺
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川渝红色网友谈王小帅电影《我十一》

向下

川渝红色网友谈王小帅电影《我十一》 Empty 川渝红色网友谈王小帅电影《我十一》

帖子 由 Admin 周五 八月 03, 2012 6:19 pm

川渝红色网友谈王小帅电影《我十一》


按:2012年7月,我们几个朋友偶尔起意,搞了这个电影座谈会。

开始并没有多少想法,是在做这个事情的过程中,慢慢意识到,这个事情值得做。左派很多年以来一直有人从事文艺宣传工作。但总的看,水平还有待提高。我们不可能一开始就有很高的水平,但我们愿意通过一些文艺活动来促进这个事情。全国有很多信仰马列主义和***思想的文艺家,即使在右派里面也有、也会有、也会产生新的左派,这是毫无疑问的。而在工人、农民和普通知识分子以及青年学生里面,也有大量的文学爱好者和工作者。好的作品也会从他们手里产生,这也是毫无疑问的。我们期待着这一天。

我们只是一群观众、读者。我们喜欢电影,也喜欢议论电影,不过是从自己的立场出发,说自己的话。不一定都对。文艺是人民群众非常喜欢的,但因为它涉及到的作品、理论也存在阶级差异和社会差异等等,各种纷争也很多。在这些纷争当中,我们也发出我们的声音,说我们的看法和想法。当然,我们深知自己的欠缺,也希望得到专业人士的指点和帮助。

这次我们谈了电影《我十一》。对这部王小帅的电影,也是随意选的。有一点,就是他取材的那个时候的生活,是我们多数人熟悉的。这个对我们触动更显著,更容易带来感受和思考。至于议论批评,其间也必然有妥当的和不妥当的。在这里,我们热诚的欢迎大家给我们提意见。

研讨会还针对我们感兴趣的一些问题,例如“什么是新左翼文艺”、“当前劳动者喜欢什么作品、为什么”、“文艺作品和政治的关系”、“我们应该怎么做”等等问题展开了讨论。这里也附一组有关的发言。



(文稿五篇)



朱昭宇:



我11影评-- 用自己的视角看过去的事

故事梗概:王小帅导演的《我11》讲了一个发生在1975年的故事,主要讲的是一个少年和一个“杀人犯”的事。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11岁的少先队员-王憨,他母亲是在一个从上海迁往内地西南山区的三线厂工作,他在这个三线厂的子弟校读小学。有一天王憨跟同学在河边摸鱼玩时,一件来之不易的新的白衬衣因为打湿了而放在河边晾晒时被一个受伤的逃窜中的杀人犯抓走用来捂伤口,王憨为了追讨这件衬衣,跑进树林,找到了杀人犯,发现这人是同学谢觉红的哥哥谢觉强,谢觉强也认出王憨,并威胁说,如果王憨告诉别人他在这里,他将找到王憨家里,杀了王憨,王憨保证说不会告诉别人。谢觉强跟王憨拉钩保证以后会还给王憨一件新衬衣。但王憨毕竟是个孩子,他把这个“秘密”告诉了同学,换取了让同学允许他跟他们一起玩的许可。但同学还是泄密了,于是民兵和公安搜山,但没有找到谢觉强。王憨和他同学惩罚了那个泄密的同学。王憨的爸爸带王憨在山里写生的时候,遇到谢福来和谢觉红为觉红的妈妈扫墓,王憨从大人谈话中隐约得知谢福来一家从上海迁到西南山区后很不适应,很想调回上海,但是没想到老婆死了,女儿被糟蹋,儿子又因替妹妹报仇成了杀人犯。几天后,谢觉强到厂里放火被抓了,在监狱里,他托来探监的谢福来给王憨寄了一件新衬衣,履行了在树林里对王憨的承诺。后来,广播里传来谢觉强等被公审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的声音,王憨等人向刑场跑去准备围观。旁白:“我不记得是否听到了远处刑场的枪声,但是随后这一年,中国发生的许多事情,却始终清晰地留在我的记忆中,那年,我十一”。字幕:“一九七六年一月八日,中国总理周恩来逝世,七月六日,朱德总司令逝世,一九七六年九月九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逝世,十月,***结束。”电影到此结束。

对电影真实感的点评

看这电影的时候,感觉像掉进了时空隧道,有一种回到那个年代的感觉。王小帅拍这电影的时候,竭力使用声音和光影来唤醒从那段历史走过来的人的回忆。他大量使用文革时期的歌曲在高音喇叭里播放作背景声,如大海航行靠舵手、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广播体操、以及用军号来做起床号、上班号、下班号等,他大量使用长镜头跟拍等电影技术,让人犹如身临其境。不过,这电影还是有很多失实的地方,片尾的字幕就是一个,一九七六年***不是中国国家主席。一九七五年红小兵应该没有几道杠这种袖标,记忆中,应该是红袖套上写着红小兵三个字。有一些语言,也有失真,王憨爸爸用了“操”这个粗口,这是北方人常用的,在79年改革开放以后渐渐普及的,而在西南地区,那个年代南方人不怎么使用这个词,而在那个年代,常用的语言包括:“敢向毛主席保证”“敢向列宁保证”之类的话,在剧中没有出现。一九七五年还应该有批林批孔、批师道尊严、抓革命促生产等文革当时的标语,这在电影里没有看到,在我的记忆中,文革后期,在很多学校开展了学雷锋活动,小学生组成学雷锋小组,孩子们经常悄悄把教室里松动的桌椅门窗用钉子钉好、悄悄把厕所打扫干净等等,学校经常组织支农活动,给农村送“农家肥”等,那个时候虽然没有看到王憨爸爸给王憨展示的世界名画,但有很多诸如三国演义、西游记、地下游击队之类的小人书,这些,在电影里都没有看到。尽管如此,影片给人总体的印象还是很有真实感的。

电影的画外音

在这种真实感包裹下,电影多少还是要表现创造者的思想的。只有通过依据事实,哪怕是蛛丝马迹的事实的分析才能探索创作者的思想。

电影一开始,有英文字幕,说这故事是发生在1975年,中国文革结束前一年。这似乎意味着电影是要给外国人看的,想给外国人看看文革的一幕。接着就是旁白:“我们在生命的过程中,总是看着别人,假设自己是生在别处,以此来构想不同于自己的生活,可是有一天,你发现一切都太晚了,你就是你,你生在某个家庭,某个时代,你生命的烙印,不会因为你的遐想而改变,那时,你所能做的就是接受它,并尊重它”。

我对这段话的解读是,让我们用自己的眼睛来看自己经历的那段历史并尊重那段历史吧,而不要用以前那些伤痕文学作者的眼睛或者汤姆汉克斯的眼睛来看自己经历的历史。

从这个思考出发,我认为《我11》跟以前的反映文革的电影还是有很大不同,或者说是有很大进步的。它没有让观众用文革中的受害者的眼睛看历史,那样是有情绪的人的眼睛看历史,会有偏差的。毕竟,大多数人不是受害者。文革中,很多人甚至是参与者,起码,不是积极的明确的反对文革者。

总体来说,这部电影比那些早期的伤痕文学的作品有了进步,它从一般老百姓的视角来看那个时代,看那个时代的普通人,而不是像《芙蓉镇》《牧马人》这样的电影从文革的受害者的视角去看那个时代,看那个时代的受害者和加害者,没有看到最大多数的普通人。

王憨看得最多的应该是自己的家里的事,然后是周围环境中的重大事件,当然,同学哥哥成了杀人犯对王憨来说肯定是个重大事件。王憨家里的事反映的是作为演员的王憨的爸爸没有戏演,每天还要骑车(山区自行车不会好用,这点存疑)到很远地方上班,王憨妈妈为了维持家里生活,舍不得给孩子买衬衣,每天限量给孩子吃一颗大白兔奶糖,等等。这与大多数人在那段历史的经历相仿。王憨看到的周围环境的重大事件的参与者是谢觉强一家,他们不是当权派,仅仅是个没适应环境的知识分子家庭,他们也不是造反派,但他们是受害者。看起来,他们是那段历史的受害者,但确切地说,他们不是文革的受害者而是三线建设的受害者。谢觉强家的故事,应该只是文革中的插曲,像陈昆放那样一个有权势的人祸害民女的事,在今天也是常有发生的。所以,《我11》讲的并不是文革本身。但电影开始的字幕和剧中多次使用的文革背景的歌曲,都有意无意地起到暗示这故事是讲文革的,但其实它只是讲了在文革期间发生的一个与文革并无直接关系的悲剧。电影一开始就出现,并且中间多次出现王憨爸爸教王憨学画,王憨爸爸说学好了画画,到哪都可以有好的自由自在的工作了,而谢福来哭诉“我学的东西,在上海本来干得好好的,莫名其妙来到这里,一点用场都没有”,就是个对照,我认为这反映的是那个年代有的人没能适应时代变化,结果生活成了悲剧。如果我们尊重自己所经历的历史事实,用我们自己的视角来看历史,事实就是这样的,大多数人的生活虽然并不能自己做主,但大多数人是积极应对,而不是消极逃避。

但是,如果现在讲文革时期的电影不包含反对或抱怨文革的内容,很难想象它能够公映。《我11》也一样。电影不忘随时用物质匮乏、文化活动单调等情节,来对文革时期进行抱怨。这应该是现在的反映文革时期的作品的套路了。这帮助奠定了这部电影的基调:这不是颂扬文革的。

尽管有上面的那种套路,电影还是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多数情况下是纯洁和值得尊敬的,包括学校老师与家长孩子间的关系,邻里关系,公安和百姓的关系,甚至杀人犯临死还不忘归还白衬衣,等等,除了陈昆放与谢家的关系外。如果尊重历史事实,那么,多数人经历的文革时期,就是这样的。

电影《我11》是从小学生的视角来反映那段时间的一个“重大事件”的,我们不能指望这电影反映文革时期工厂里的生产和斗争。

综上,总体而言,我认为这电影反映了创作者的这样的意思:“用自己的眼睛看历史,接受和尊重历史吧”。

当然,一个文艺作品可以有不同解读,以上是我的解读。





田锋:



简评王小帅电影《我十一》



这部电影对1976年的中国做了一个片段式的描述,总体上看来怀旧的气氛要浓点,批判的作用要淡一点。电影思想性不够,结构略显矛盾,表达有些强差人意,给人的感受是:欲深刻却流于轻浮,欲沉重而流于诉怨!



题材阳光,手法灰暗



首先,对历史背景的交代不够,片面且极端。这个故事的背景是70年代的国防大三线建设时期,国防大三线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史上的一个重要的工业化阶段,也是均衡我国产业布局的一个重大工业举措,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物质保障。这个时代是一个工业飞速的发展时期,对于这个伟大的历史建设时期的建设者的刻画太片面,是有失公允的。整个电影中没有工人的劳动场景,却只有一场工人为了争女人打群架的场景,唯一的干部被描述成一个被杀死的强奸犯,全部的镜头都给了小知识分子群体的压抑生活和个别的屈辱事件,这种放大的镜头,导致当时的小知识分子的生活完全被镜头扭曲了,这并不是他们的真实的生活,至少不是他们当时的全部生活。



其次,影片的剧情单薄,难以支撑电影想表达的灰暗的思想性。为了突出人物的灰暗成长经历,影片忽略了不少的细节描述,导致人物不够丰满,同时也就导致人物成长的‘灰暗性’的真实性不够。比如学校细节描述偏少,没有通过对师生关系的时代细节描述来旁证主人公形成心理灰暗的成长环境。再比如对工人的细节交代更是无法证明主人公的灰暗成长环境,因为不管是工人在澡堂里泡澡还是为了争女人打群架,都说明了工人的生活环境相当的不错,还有这么些闲事干。对于那个时代工农干部群体的细节描述就基本没有了,全靠口述强奸事件来证实时代的‘灰暗性’,与电影中描述的公安干部的严谨,人性,真诚的细节完全相反,构成一个巨大的反差,也削弱了那个时代的‘灰暗性’,对公安人员的细节描写反而显出一丝阳光。



其三,人物性格刻画有缺失。一个原本11岁的阳光少年在成长时期中的一个片段,被扭曲成了一个老成世故,忧愁不止的伪少年。全片看完,这个主角少年少有笑脸,不管是被选为领操还是穿上了新衬衫,作为孩子本应该有的骄傲和兴奋基本被忽略了,孩子就象是一个木偶,这与事实是不相符的,这种故意的灰暗表达,太过明显,完全违背了社会常识,令人遗憾。那个杀人犯面对小男孩时的冷静和文明与他愚蠢而凶残的杀掉强奸犯干部形成了另一个缺陷,尤其是后面展示的公安人员的正义形象,无法证实杀人犯对社会完全绝望到只有动私刑才能彰现正义,甚至发展到还有纵火的行为,就更是离谱,这种借电影中的杀人犯表达自己的灰暗性观念太明显了!





时代深刻,思想轻浮



首先,轻视国家和民族命运,着重于个人的命运。这是改革开放后的主流思潮,也是伤痕文学的后遗症,导致了部分文化工作者思想异化,蔑视国家和民族,注重自我意识,这种文艺作品大受西方敌对势力的吹捧和重视,作为颠覆中国意识形态领域的重要突破口,而我国的不少文艺工作者在这方面的警惕性很差,甚至本身就去刻意的迎合这种不良企图的西方势力。

这部电影也有同样的问题,为了批判哪个时代,刻意的回避或者完全扭曲哪个时代的历史特点和历史发展的客观现实,通过对个人受到束缚和个性受到压抑的夸张描述,完全无视那个时代的劳动人民群体取得的巨大成就,也无视劳动人民在实现这个巨大成就的过程中也是一个体会着快乐生活和生产的过程,也不管这种个人的压抑在那个时代对于个人而言是处于主要的还是次要的地位。因此这种批判是残缺的,是不完整的,也不是科学的批判,这种批判其实是一种非常狭隘的偏见。所以在这部影片中看不到工人的劳动场景,也看不到工人群体的积极健康的文化活动,也就看不到干部的廉洁,平等,干练的主流形象,只能看到工人的无聊,暴力,反叛,干部的堕落,邪恶,以及小知识分子的悲惨。这样的描述是无法解释中国在70年代取得的巨大历史成就的!



其次,轻视当时人口中占绝大多数的普通工农劳动者的命运,着重于刻画只占极少数人的小知识分子群体的命运。这样的思想立场就表明了这部电影的立场,是站在少数人的立场,这种立场必然导致精英主义立场,否定人民史观。这种精英史观其实就是精英总是很受伤的历史悲剧,不关注人民大众的感受,不和人民大众一起承担国家和民族的重担,总是想凌驾于人民群众之上,认为工农劳动者只有野蛮和粗鲁,对人民群众的喜怒哀乐都漠不关心,总是想把好处留给自己,把灾难和苦果留给劳动人民,这样的一个群体,怎么可能不受伤,活该受伤!

这部电影描写工人群体的镜头基本都是负面的,打群架,说闲话,泡妞;而对小知识分子群体的描述都是正面的,文明,有追求,比如大谈西方的印象派画家,谈文艺戏曲;对工农干部的描述更简单--强奸犯。这样的偏见和立场,想要对那个时代有多么深刻的批判只能是徒劳的,也是无力的!



其三,轻视对整个小知识分子群体命运正反两面的完整反思,着重于这个群体命运的悲惨一面的片面反思。作为一个小知识分子的群体,在那个时代和官僚阶级都受到前所未有的大批判,不少的人受到冲击,个人的命运起伏跌宕,的确是值得我们现代知识分子反思的。这种反思的目的应该是帮助知识分子群体和人民群众的相互融合,相互团结,相互爱护,而不是拉大相互间的距离,产生更多的隔膜,猜疑,对立。那么反思这个知识分子群体自身的狭隘,自私,等级观念就尤为重要,只有立足于自身缺点的反思和批判才更有力量和深刻!

电影中批判的对象简单粗暴的指向一个群体--造反派;不管是强奸犯造反派还是武斗造反派,熟悉那段历史的人都知道造反派的群体构成就是以工农为主的。这种对工农群体的赤裸裸的歧视和污蔑,在经过了三十多年的历史发展后依然存在,说明了小知识分子依然没有真正的反思自己的问题,不管给对方泼多少脏水,也无法洗清自己身上的污垢,也找不到小知识分子这个群体受到冲击的真正原因,和避免再次受到伤害的正确方式,对于小知识分子群体自身的进步和发展是有巨大危害的!三十年多过去了,专家变成了“砖家”,教授变成“叫兽”,历史又回到了起点,难道不令人深思吗?



历史沉重,流于诉怨



首先,对历史的把握应该全面,而不能片面。任何一个时代都有他的进步性和局限性,没有一个时代是完全黑暗的,这是最基本的辩证法思想。若想对历史进行深刻的批判和反思,把握全面的信息,客观的叙述事实而不是主观的情感判断蒙蔽事物的真相是必不可少的。

影片中的情感倾向十分明显,反感那个时代,对于那个时代的回顾是灰色的压抑年代,其实那个时代对于另一个工农群体来说却是红色的***年代。小主人公整个片子中都郁郁寡欢,工人闲聊打群架谈恋爱,导致整个影片形成一种压抑的格调,而这种压抑的氛围产生于小知识分子对现实的不满而又无法改变现实,最重要的是他们根本不愿改变自己,他们自成一个圈子,不管是喝茶闲聊哼戏曲的片段还是后面的杀人犯的父亲那段哭诉,都说明这个群体没有认识到自己的缺陷--没有融入工农。

经过三十年来的时间积淀,老百姓都在逐渐反思那段历史的正面作用的时候,而这个电影还站在这个小知识分子群体的立场为他们申辩,但是这种申辩明显将逐渐被老百姓所唾弃,这个群体吃二遍苦就将可能成为现实!



其次,反思历史人物应当辩证,而不是简单的质疑。伟大的历史人物的产生总是伴随着伟大的历史事件,我们必须看到历史人物的正面历史作用,同时也应该要客观的看到历史人物的局限性,不管多么伟大的历史人物也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

电影中的不少细节都体现出对领袖人物的质疑,怀疑社会是否会越来越好,其中有一个细节就是一边音乐响起“...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同时镜头开始拉近人民领袖的壁画图像,同时小伙伴在听人谈论杀人犯纵火烧厂,形成一个强烈的反差和质疑。尤其是电影中的一些打群架闲聊等颓废的工人形象描述就更是暗示着国家和民族没有前途。但是这个对工人描绘的细节恰好又反映出那个时代的工人已经没有了生活的压力,开始关注自己的精神世界的丰富,出现了精神世界的空虚,也就产生了这种只有吃饱了饭之后才有精力干的的事。从而客观的说明了那个时代取得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进步,已经初步的解决了生活物质的匮乏问题,中国已经迈过了饿肚子的穷困时代,即将进入解决精神文化建设的时代!从这个角度来说电影在质疑还不如说是迷茫!



其三,对于个人的历史恩怨应当放在全民族的发展中察看,要做历史的支柱不要做历史的怨妇。古语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任何个人的发展要切合于历史潮流,要将个人的荣辱和民族国家的荣辱结合起来,才有利于个人和国家共同的未来发展方向!

电影中表现的题材内容狭窄,基本就是展示小知识分子个人的生活遭遇,完全忽略了这个群体对社会和国家作出积极贡献的一面,与整个的国家建设的大背景以及工人群体的积极劳动完全脱离了关系,表面上是在为他们申诉,但间接也抹杀掉了这个群体的积极的历史作用,这个群体就被自己的视角否定掉了。即使这种个人生活的展示可能是真实的,但在这部文艺作品中就可能完全表达出一种与历史现实完全相反地的主题。尤其是那个杀人犯不但杀人而且要几次试图烧厂,这个情节的逻辑反映就是试图通过这个人的极端行为,来暗示当时的人们应该反抗当时的社会,要打破这“旧”的世界。为了体现他这一行为的合法性和正义性,还编写了一出这个杀人犯文明而冷静的偶遇小男孩的一幕剧情来反衬,这种完全颠倒历史是非和历史潮流的个人怨妇式的发泄,实在是让人感觉有些可怜又可笑啊!



结语



当然,如果不是从无产阶级政治立场的角度来看这部影片,单从历史承载、艺术和技术角度来评议这部片子还是有不少的可取之处的,至少在当前许多人都在努力想尽一切办法忘记那个时代,漠视并完全否定那个时代的情况下,依然还是有人牢牢的回想起了那个时代并将之按照自己的看法表达了出来。不管取之于什么样的视角来表达,只要不是伪造事实,故意歪曲历史,那么终究是在对历史做一个记录和反映,而这个反映就将给人们留下真实的价值,这种价值必然将超越电影本身的立场表达,形成一个不以影片主观表达的客观存在,因此这也是这个片子最大的正面意义!







赵永健:



童年的眼光 --- 《我11》观感



看完《我11》之后,一个突出的感觉,这是一个以11岁少年的眼光看待社会的影片,然而有童年的眼光么?

一个11岁的少年,自然有心目中的世界,可是他能表达清楚么?而人到成年,中年,老年能清楚的琢磨和表达11岁时的世界么?导演王小帅无疑在这部影片中倾注了太多的童年记忆的片段。想想我的11岁,也有很多值得纪念的片段,然而要成就一段故事,或者是牵强的。有些片段当年记住了,没有理解,在成长的过程中理解了也不是不可能。可是要还原真实,我认为还是勉强的,因为这部《我11》虽然是要表达11岁少年的眼光看待11岁经历的时代,于其说是少年的眼光,不如说是回忆少年的眼光,那么我们以懵懂的眼光和更为宽容的视野来理解这样一部影片,于其说是符合潮流,不如说是幼稚的。

这部影片有很多产生共鸣的地方,比如说爬杆,滚玻璃珠,红领巾,白衬衣,广播体操,下河嬉戏,捉迷藏,熟悉的广播,拥挤的房子,……这些旧的,处在人们记忆深处的东西,总是容易产生共鸣的。其实,选景也蛮不错的,对我自己而言,这些场景容易产生亲近感。而且故事的主要情节,应该说也是正义的,为什么是正义的,一个女孩被调戏了,哥哥出面放火,杀人,逃跑,当然后面撤出的可能更为复杂。但是基本故事框架,应该说没什么问题。即使是编的,我愿意相信有这种存在的真实。可是这样的故事,放在哪个时代没有?所以,引起我们共鸣的虽然是时代的,可是作者要叙述的却是一般的。那么,就有必要问一问,作者为什么选择了这样一个故事来表达他想要表达的时代?

另外一个吸引人的地方,当然是性。那么,我们也从性说起。我有时候也自我有疑问,就是为什么左一点的文化不谈性,而右一点的文化则似乎非谈不可呢?这个不是有没有的问题,而是提倡不提倡的问题,或者说这是一个人类要放开欲望还是要克制欲望的问题。我甚至听过这样的观点,改革开放的春风,完全是邓丽君的歌声吹动的。导演欲要表达的时代,对于我这样的80后而言,没有切身的感受,正面的或者负面的其实多少与我们无关,可是我们却被拉到了这漩涡中来,靠你们双方的辩词,要我们分一个是非来。早年看佛洛依德的梦的解析,我也深深地被其中的观点震撼,后来看另外一部外国影片,也一个男孩看女人的故事,人类对性的探索,混合与生俱来的激素,除了追求短暂的新奇和高潮外,人类有脱离动物更远的追求和理想。有人说,这部影片是文艺片,网上看报道导演谈影片也着重谈了有关性的片段,这大概是媒体时代最能吸引眼球,最能创造票房,也最容易让人感到虚无的沸点了。那么,导演在这里对性的表达有没有新意和创建呢?或许他已经充分表达了他的美感,但是我却留不下什么深刻的印象,因为本身就不深刻。哪怕是对懵懂和发育的阐释。

真正独具匠心的是导演对于政治符号和意识形态的表达。无论是作为主要线索的白衬衣【变现时代物质的匮乏】,还是作为演员的父亲对于孩子的谆谆教导【花怎能一样呢,每一个生命都是不同的,需要自由。】,还是保皇派和411的派系斗争【突出的斗争居然是因为一个奸淫的案件】,还是喝酒唱歌对于曲目的选择【生活情趣没了】,还是谢知识分子的诉衷肠【发配穷山沟,专业无用武之地】,这些伤痕的手法实在是很多,当然我并不能说他所讲的故事就没有,可是时间已经是改革开放后的30多年了,30多年来又有一代一代人成长起来,所谓被迫害的知识分子讲的悲伤的故事,在中国并没有减少,或者从一群人发生到另一群人身上了,那么所谓的时代灾难和迫害,岂不是不攻自破了,这样一个神话于其说被时间消磨了,还不是说这样的正当性已经被这些人自己用光了。

最可圈点的本影片的点睛之笔,可谓是对《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歌词的全新演绎,记住那个时间,记住歌词唱到什么地方嘎然而止,把这种歌配合整部影片的背景和基调,这就是导演想要表达的抽象寓意。而怀旧,性,环境不过是这种表达的形势,而他这种要代替我们以偏概全的灌输给我们对于那个时代基本的情感基调,我不知道在华夏大地上还能引起多少劳动者的共鸣?









李节:



熟悉而陌生的《我11》



所谓熟悉,是因为那些场景和情节,我并不陌生,那个时期的一个三线企业细节大体如影片所写,如大家同一时间做国操。所谓陌生,就是熟悉的场景却没有引起我情感的共鸣,甚至没有引起我更多的联想和回味。我很怀疑是不是因为自己已人到中年不再会被过去打动,情感已经背叛自己的记忆。我便开始回忆我11岁时经历的事。11岁的我已经看过了美国电影的《未来世界》、日本的《望乡》、《追捕》、《人证》,对11岁的孩子,要理解《望乡》也许困难,但是要看懂《追捕》、记住《望乡》片尾那悲恸的大哭就没有那么困难了。由于当时的技术手段限制,我们没有其它渠道可以看到上述片子,全国公映时间也就是我们能看到这些片子的时间,因此,不存在弄错首次看这些片子的时间,也就不存在弄错环境影响我们意识的时间。我还磕磕绊绊读完了《欧阳海之歌》,其时被有的权威骂为“靡靡之音”的《军港之夜》风靡中国。在没有电视的日子里,已经用红灯三波短的收音机偷偷听了几年澳洲广播电台播放的邓丽君“靡靡之音”了。能想起来的还更多,不再多说。

当然,我11岁这一年是1980年。距离1976年已经过去四年了。四年间中国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变化大,则印象深。以上举了不少外国的东西,只是为了说明开放影响我们之深。不光是对小孩,同样也对成年人。相信这一年16岁的主人公受到的影响同样不会小。

可是1964年出生、1975年11岁读初一的主人公呢?很巧,路学长就是1964年生的,他的处女作也是反映文革的,这部片子原名叫《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后来改名叫《长大成人》。96年我看这部片子时,印象很深的就是它不关炼钢什么事而是关于理想主义的探讨。路学长比王小帅大两岁,不要小看了一两年的时光,它对于儿童、少年、成年人的意义是不同的,尤其是在关键事件时。例如,89年成都平原上在广播里那次事件的高三学生、次年的北大才子余杰,与在大学里经历这个事件只比他大一两岁的在校大学生感受就是不一样的。如果说路学长这部片子有今天的对比,要好处理,我们可以对比另一个人。巧的很,比《我11》主人公大1岁的姜文,1973年前也在贵阳住过,看看他拍反映文革的《阳光灿烂的日子》也同《我11》不一样。

绕这么大圈,其实就想表达:作品《我11》把自己限定在1975年一年内这样非常窄的时间段,又把主人公限定为11岁一年级初中生,那么,按我的理解,内容就不应该仅仅是青春的跳动,在那样一个时间点和周边的氛围,多少应该有某种理想主义或英雄主义的痕迹,可是我却没有看到。我以为根据人物年龄在这个特定年份应该表达的部分东西,王小帅没有表达,而这部分内涵是与今天有关的,因为今天很大程度上已经没有理想与英雄,今天与昨天就有冲突,就可能会引起共鸣的,因为人们思考问题常是由此及彼,这或许就是我对这部片子印象不深的原因。当然,我认为应该表达的,不能代替主创实际上感受的,特别是片子没有象路学长、姜文等有后续的发展可对比。但如果想表达,电影技巧是可以做到的。一位1957年出生的长辈告诉我:1966年他第一次作为红小兵到农村搞文革,大人们居然把9岁的娃娃的意见当成回事,他说这对他一生都有影响。这说明,在大事件面前儿童也会被启蒙,所谓时代造英雄。《我11》没有丝毫的英雄主义或理想主义的东西,正说明主创1975年的经历其实并不足以支持一个略深的内涵,即使把年龄改成真实的也会顾此失彼,如改成9岁,内裤上那男人成熟的首次证明又怎么处理呢?实际上,据百度百科,导演王小帅自己也说:孩提时代的电影他说得出来的只有《董存瑞》和《闪闪的红星》。1975年的王小帅,思想有点单薄。因此,在我看来,这部片子是不怎么成功的,看不出那些细节与我们今天生活的联系,它象一幅不太好的静物写生,你读不出今天。如果《我11》的场景在1977年,可能会是另一幅景象。因为这中间有一个1976,王小帅对此一定不会印象不深。







倪剑雄:



期待对民间困惑的超越

——《我十一》带给我的一些思考





我们每个人都不断变化着。思想观念也一样。对当前中国电影来说,反思60-70年代的影片,已经从伤痕模式跨越到了一个冷静思考的时期。一般认为这是从《阳光灿烂的日子》开始的。此间思想的立足点,就是对人性的充分理解、接受和尊重。而从人性观念来理解过去,也需要时间。姜文立足于对文革时期军队大院少年精神文化生活苍白的切身体验,导出他对文革性质的置疑,总体可以叫困惑时期。主观上,他没直接触及文革,仅仅是表达真实具体的生活感受。王小帅不同,他的选材更接近普通工农——这个“最广大的”主体。这就把反思放到了另一个更广泛的生活背景上。他们的评价有着相似的特点,就是从人性这个角度和具体的生活感受出发。王小帅的电影也提出了我们普通工人当时的生活为什么会这样?这就深入了一步。对这个疑问,我觉得有很多值得思考的地方。

电影里面的问题很多,触及不可能很深。包括三线建设的必要性问题、生活贫困枯燥问题、少年道德和行为的问题、性萌动问题等等。这些,从电影看,都很真实。问题出在作为编导的理解,还仅仅立足民间立场。因此对这一切,都没有加以科学的认识甚至可能根本没有意识到。



人对人性的体悟,更依托切身的生活感受,这是相对容易的。而要对国家处境和政策有基本的理解,光靠个人经验就远远不够。这个,也是单纯强调人性观的缺点。如果不仅想拍一部“民间文学”的好看的电影,不仅满足于讲述自己的“真实故事”,不仅满足于离奇情节、高超演技和制作技术的自由展示,那就应当有深入的对于社会、历史的思考。而就这一点,《我十一》做得显然不足。它没有从个人经验超脱出来,也就是说没有从“民间”个体走向国家的整体,因此对国家没有充分理解。

从这个来看,王小帅的电影仍然处于困惑时期。但是,它更应该是困惑的末期。原因是,今天中国工人、农民和其他普通劳动者,对现实的体验更加深入,有了认识的新的起点。这显然有利于人们对过去的深入认识和科学评价。只不过,对当前的实际而言,这个问题的解答还面临一个复杂局面,中国社会的分化造成了很多利益不一致甚至对立的群体,他们的观念是有根本差别的。这个背景就是今天我们所以要展开讨论的理由。



作为独立制片人的王小帅,和其他独立制片人,在人性观上,是基本一致的。而作为这个观念在电影上的自然体现,就是他对各种细节的制作也格外用心。在影片里,我们看到了很多过去亲历的生活的影子。从拍摄场地的选择到环境布置,到人物造型、剧情设计、台词以及道具,都非常真实。除了几处细节有显著错误之外,这些足以让有那段生活经历的人发自内心的感动。但由于它的剧情安排的个人化,也使它让人感到某种单薄和琐碎,和我们的审美产生隔膜。



许多人以为,呈现真实的生活就必然带来真实的感动,因此真实是最有力量的。但这个电影为什么就不是这样呢?立足“我就是一个真实的老百姓”的观念,往往起因于对自由创作观的误解。因为个人的真实不一定能代表更多的人,尤其不代表整体的观众。按照文艺理论的说法是,它并不具备“典型性”。虽然在这里我们可以避开这部电影的法国投资背景带给我们的一种可能的解释——就是法国自然主义影片的影响,也绝不会因为细节的真实就足够把它归类到传统的中国现实主义范畴。原因简单,就是它的思想还仅仅停留在“民间回忆”的程度。因此在剧情当中触及的几个关键背景,都很模糊。因为,它还太“民间”了。由这些细节构成的电影,显然不足以支撑编导的理念,即是说不足以支撑他对那个特定的过去时代的认识和评价。



比如,有人认为电影设置的亮色比较少,隐含了编导对当时人生活压抑的暗示。这个我同意。那么,如何理解以谢福来为代表的那些普通工人的遭遇和压抑生活,以及由此带出的“我”的感触,就首先要涉及到三线建设的必要性的问题、中国地区间和各种人的生活差异问题,还有经济和文化发展水平等等问题。



1958年中苏决裂,1964年美国也在朝鲜战争以后继续故意挑起北部湾事件,发动越南战争。这样的国际形势给中国的建设带来巨大压力。***说:“我们不是帝国主义的参谋,我们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要发动战争”。中国在这样的处境下,当然只能把国家经济建设的重点从解决人民生活转向国防和备战。才有了大量工业发达城市的工人和技术人员远赴偏远山区兴建国防工厂的事情。开始人们是积极响应号召的。王小帅也在自己的电影里,塑造过这样积极分子形象。虽然是配角,但说明他没有回避这个事实。问题出在以后。由于三线建设上马快,被迫“宁肯粗糙一点”,致使后来遗留下许多问题。另外就是大城市有知识的人,在青春期的***消退以后,对个人生活的简陋、精神生活的贫乏,开始越来越感到厌倦。这是后来开始向往返回上海的思想根源。因此它难免带有一定的老百姓的情绪色彩,无疑也可以作一般社会心理的解释,而不必过度解读。至于谢福来的女儿被奸污这样的家庭遭遇,怎么敢和今天的工人农民家庭遭受的同样事例相比!面对洪水滔天而叹息屋顶漏雨,还有什么意思?而竟然被作为一个关键情节,只说明电影人今天还习惯、甚至热中以个别的体验角度理解生活,甚至始终局限于这个理解的狭隘,没有看到当时工人生活的主体,不能理解社会矛盾的主次。

如果要进一步思考,我认为可能更应该思考一下老百姓的承受力何以和国家的危急处境不能自然的对应增长。当然,这个所涉的事情,也很难以民间思维所可企及。不过,想想当年的鲁迅,对文艺作者来说,这个思考并不陌生。只是今天,我们很多从事文艺创作的人,主动在回避这样的问题;回避文艺家的责任;回避引导普通群众把自己个人的生活事实和国家民族的处境、命运联系起来考虑问题。三线建设不仅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十堰、攀枝花等等新兴城市就是这样建起来的,也切实的给中国的国家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



电影的场景简陋,大致根本无法跟今天的标准化工厂相提并论,人们的居住环境同样是混乱粗陋的。为了一件白衬衫,居然要花费一年的布票,这在我们当前的生活中是不可想象的事情。但当时中国就这样。这些,在后来的人,例如80后,就很难认识到它除了令人反感之外,还有什么别含义。例如当年的号数票,他们该怎么理解?很多人是把它当成当时我们如何贫困的铁证。但如果联系到中国的经济的发展过程来理解,我们就会看到此前中国老百姓生活的更加贫困。如果没有当年的号数票,很多生活物资就不可能让普通工人得到。到80年代前期,有的地方买自行车也还凭票。这无论如何都是在经济建设初期,国家以行政方法保障基层民众利益的正当作法,应该是***的德政。但由于反毛、歪曲社会主义思潮的泛滥,现在很多人也难以分辨了。而在此间,当“民间的”电影人“冷静”下来的时候,我们看到的就不是深刻,而是同样的迷茫和失职。



特别有意思的是,王小帅在影片里正面描述了少年时期,每个人都会经历的性发育问题。从几个小伙伴私下议论女生“发育”没有,到偷窥情侣接吻,到后来他父亲发现他衬裤的遗留物,都是比较新颖的。虽然轻描淡写,但也值得肯定。这个事情因为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不可能很深入的展示。而在这里,王小帅仅是以这个顽强的文化符号,强调一种对人性这个根本认识起点的肯定。此外,他也能够跳出过去很多年一般平民作者对文革时代青少年打群架的津津乐道,而有了自己的冷静审视,这个是今天我们能够接受也值得称赞的。但作为受到老师重视的王憨,对杀人犯的同情,却不免给人很多富带歧义的联想。是出自亲历的真实?还是剧情立意构思的需要?还是鉴于编导个人对人道主义的理解?确实令人费解。因为人道主义文学往往支持对常人看来有悖日常规范的某些特殊人物的同情和理解,因此很可能是一种文艺创作的思维惯性。但这很难说就一定是正确的。而我印象中间,描述民间生活中的偷情男女,故意将其拔高到爱情神话的地步,也是很常见的做法。对这个,不免有造作之嫌。



综上所述,我认为这个片子的文学性稍显单薄,确乎只能算是一个民间的个别回忆。它反映了当今独立制片人的电影在思想上的一个事实:认识有局限,思想性不强。它跟中国的文化和社会发展关系更密切一些,而不能简单归结为对文革这个政治运动的回顾。有人说《我十一》不是在谈文革,我非常同意。因为它还没有深刻到那个程度。



另外,编导有强烈的个性和创作意识,但苦于对自己切身经历的社会背景的整体缺乏深入理性的认识,才被一些错误的观念限制了。而这个,是很多崇尚西方电影和文学观念的人的致命缺陷。从个人生活的压抑出发,这个思想的起点,非常符合当前的民间主流思潮。但这个思潮是在中国实行资本主义经济以及社会很多方面已经资本主义化之后才成为主流的。而在左翼思潮兴起以后,它基本上可以被归结到资产阶级和追随者的阵营。

以历史就是一个过程的观念来理解民间思潮的发展变化,联系到当前中国社会各阶层思想观念的不断交锋磨合,我感到似乎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王小帅。

自从王朔开始的非主流文学,就有了对主流的反叛意识,这是新的文艺思想以民间的姿态独立思考的开始,是民众从个人开始对过去脱离广大民众实际的文学宣传工具化倾向的拨乱反正,也蕴涵着对体制内主流之下深潜的封建余毒的厌恶。因此他们对民间个人真实的强调,也有其合理性。这是他们特别尊重真实的个人经验,也尊重底层普通人的实际感受的根源。从过程的角度看,它也有从幼稚、粗浅,走向成熟深厚的过程。不能脱离中国社会实际这个基础来简单论断。对电影也一样。

这样看来,象《我十一》这样的电影,对我们这个往往因为社会猛烈变化而容易充满***却思想力不足的民族,也是有积极意义的,它预示着我们文艺创作在民间个人那里也有顽强的独立思考。虽然暂时还很幼稚,但仅就其独立思考而言,无疑应予肯定。又因为中国目前整个社会尚处在这个充满矛盾和令人困惑的时代,处于思想激荡的时期,人们的迷茫也是必然的。尽管当前更有很多东西会诱使一些电影人继续沉迷于个人生活,而拒绝对国家民族人民的时代真实进行整体的认识和思考,但这毕竟仅仅是一些人。还有另一些人,会与他们反其道而行,他们的路,更加宽广。我对此深信不疑。

没有经历这个时代,人们不会自然走向成熟。就因为这个,我接受这个电影,但也希望我们早日超越它。









附: 关于新左翼文艺讨论发言



黄河: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上海在中国***领导下于1930年创立左翼作家联盟,简称左联,是在中国上海建立的一个左翼进步文学组织,目的是与当时的***争取宣传阵地,吸引广大人民群众支持其进步思想。反帝反封建礼教,当时左联的旗帜人物是以鲁迅为代表。

在当今的中国无产阶级的文艺阵地已被少数官僚买办权贵们把持作同时也被美帝国主义精心泡制的所谓西方自由民主普世价值所侵蚀。三俗文化,汉奸文化在中国泛滥成灾。还有盛者把被五四运动砸烂了的孔家店又堂而皇之的摆上了庙堂。把被鲁迅先生批得臭不可闻的破烂货又重新翻箱倒柜的搬出来忽悠老百姓麻痹人们的思想,衰弱人们的斗志。他们拼命的鼓吹“生死由命富贵在天”“富贵;尊卑,贫贱有序” 的“和谐”文化理念。梦想在今天中国的土地上重新滋生出鲁迅笔下所描述的那些悲剧性人物。

当年毛主席亲自发动的无产阶级***就是要从文化的角度入手,彻底用无产阶级的先进文化改造人的思想,让劳动人民在生产劳动中创造出自己的文学艺术。彻底和封建的腐朽的资产阶级思想决裂。

在今天我认为左翼文艺的先行者们要利用自己现有的网络平台,和人脉关系因地制宜的搞好反“三俗”反“汉奸文化”,“反转基因”用各种评论;综述;原创健康音乐;反应普通老百姓真实生活的视频。大力扩展宣传工作的覆盖面从而团结更多的普通老百姓,切切实实的为他们服务,用心去关心他们的痛与痒。这样才是有无产阶级思想的知识文化人和普通老百姓的真正结合。反之就是书斋里的浩然***,笔纸间的流泪涕零。







朱昭宇:

一、什么是左翼文艺

当我们讨论一个概念的时候,首先要对这个概念有个一致的认识,不然,各人说的不是同一个东西,就达不到目的。

我想将这个词解析为四个字:左、翼、文、艺。

什么是左?我认为,在中国,当前的“左”就是为劳动人民服务的,站在劳动人民立场上的。那么,怎么判断一个艺术作品是为劳动人民服务的和站在劳动人民立场上的呢?

我认为,为劳动人民利益而呐喊的、歌颂劳动人民的,就是为劳动人民服务和站在劳动人民立场上的。而即使在作品里面有了劳动人民,但丑化和贬低他们,那就不是为劳动人民服务和站在劳动人民立场上的,是右翼的。那些符合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思想原理的,就是为人民服务和站在劳动人民立场上的。而反之,违背马列主义***思想的,就是右翼的。

什么是翼-左翼?用左翼这个词,隐含着广阔的包容性,只要不是极左,不是右的,就可能是左翼。左翼里面,可能有战斗性强的,也可能有温和的。如果忽略了左翼的广泛的包容性,就容易陷入极左,历史实事多次证明这是有害的。

文艺的文,是以文化为支撑的,那么什么是文化?我想,在文化的内涵中,世界观价值观以及判事逻辑,占了重要部分。只有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无产阶级的价值观,以及科学的辩证法的判事逻辑,才能成为左翼文艺的文化内核。当然,文化也反映生产力水平。

艺,是文艺的形式,单纯强调战斗性忽视艺术性,就可能过刚易折,也不容易做到让劳动人民喜闻乐见。只有学习那些好的艺术的手法,不论它是左翼的还是右翼的,只要是好的艺术形式,都值得借鉴。

二、当前左翼文艺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左翼文艺主要是由有某种程度同情支持劳动人民的思想和情感的左翼艺术家创作的,主要由有左翼思想或情绪的人欣赏和支持。

左翼文艺与左翼文艺人面临的形势与其他左翼人面临的情况一样。首先,左翼自身的成熟性不足。没有获得左翼共识的、强大的统一大家思想和行动的理论基础。或者说,左翼没有掌握这些理论。比如,左翼应该加强理论学习和研究,对马克思主义有更深刻的认识,并能运用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动。马克思主义***思想也是需要发展的,左翼应该科学地发展马克思主义***思想。只有具有了这些理论共识和运用能力,才能成为成熟的左翼。其次,左翼的目标不明确。左翼必须明确自身的追求到底是什么,要以劳动人民的根本诉求为自己的诉求,而不是以自己的诉求代替劳动人民的诉求,只有这样,才不至于一盘散沙,各自追求不同的东西,四面出击。必须到劳动人民中去,理解劳动人民的根本诉求。只有这样,才能成为真正的左翼、团结一致的有力量的左翼,否则,就是自称的左翼,或者是个不合格的左翼,一个容易被粉碎的左翼。

与右翼一样,左翼文艺也面临新的媒体和新的社会形势的影响。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的影响。左翼应该更积极主动地吸取新的技术,甚至来自右翼的技术。应该加强这方面的探索和研究。

与右翼可能不一样的是,左翼力量更加分散,甚至可能有内讧。左翼需要在统一的理论基础上,加强团结,加强沟通交流。

左翼文艺人当前的可行的任务是,指导左翼人士欣赏、评论左翼文艺作品,并积极创作左翼文艺作品。



倪剑雄:



左翼文艺有很久远的历史。我认为至今它也是中国文艺的主流。只不过民众因为社会其他问题,而对“主流”普遍持怀疑态度。因此,往往这些作品不太受关注。

我近年已经很少看小说看电影,但也确实看到过一些站在劳动人民立场上,反映劳动者真实处境和疾苦的作品,例如《天堂蒜薹之歌》、《构桃树》、《那儿》;影视作品有《钢的琴》等等。电视上常常有些小品,以农民或者打工者为题材,有的很好,但也有不少完全没有站在劳动者的立场上反映他们真实生活和愿望。这种东西比较多,有的很低俗,很令人反感。
本地的工人作家比较多,一个时期,成都主要文艺创作人群都是工人、农民、教师等等。从人数上说,不能算少。我知道有个别老作家,对左派也非常关注。我不知道我们面对的当前迷茫的整体下面,有没有重要甚至伟大的作品正在悄悄酝酿。但我希望有,也相信有。因为这个时代,是中国巨变的时代,它给每一个文学家、艺术家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和深刻的认识可能。能不能超越小我,摆脱金钱迷信,走向群众,走向更高的理想,我觉得应该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另外我还知道,当前有的刚到媒体工作的人,自身经历和处境也非常艰难。对人生的感触也特别具体深刻。他们当中也有很多人从事写作,水平也值得佩服。我相信,为普通劳动者服务的理想,会重新点燃他们案头的灯,他们会为真实的自己、为自己的家人、为自己的同伴和自己的阶级而奋笔创作的。
我们左派应该在这个立场上,为左翼文艺的复兴而努力,而具体作点什么。去年我们圈子的人创作了两首歌曲,请音乐学院的两个人给谱了曲,效果就非常不错。还有北京的孙恒的巡回演唱,全为农民工演唱,唱他们的心声,引起全国性的轰动性反响,很值得我们学习。那次他到成都来,我听他说,他歌唱的目的,就是要帮助底层劳动者恢复尊严。这个实在给人感悟甚多。至于全国的红歌会——还有我们的红歌会,都办得很不错,这些确实令人感动。关键我们要做具体的事,这个是最不能忽略的。能具体创作的,就创作,不能创作的,就参与我们的“说”。“说”会造成一种利于出作品的舆论氛围,只要大家努力,各司其职,事情就会越来越好的。



赵永健:

我既不能准确地定义左翼,也不能准确地认识文艺,我来谈“左翼文艺”,也就打打擦边球,摆摆“龙门阵”。
凡事要弄“文艺”,总是希望获得别人的欣赏,希望“教育”别人,想给别人做思想工作。但这需要载体,而“文艺”是个很好的载体。今天左翼思潮滚滚而来,但是左翼文艺呢?听不到,看不到,摸不到,想不到。我本身的观点认为,人的观念是不能改变的,除非他自己想改变,而我理解如果“文艺”在影响人们思想这方面有作用的话,恐怕也就是起个催化剂的作用。今天,我们特别希望出现一大批“左翼文艺”人才和作品,从我们大多数人的观点,来认识和看待这个社会,表达出我们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展现出我们对社会的期望,告诉人们我们应该建设一个怎样的世界,我们应该生活在什么样的一个社会。我不知道其他人有没有这样的一个期望,我的感觉很强烈,我觉得这个社会应该更好。
而今天,我们接触什么呢?看书?其实很多人已经不怎么看书了。看电视,电影?但是今天电视和电影都被什么占领了?网络是个很好的渠道,可是网络有一个特点,就是信息量大,信息垃圾也多,谁能安下心来看呢?今天,我们很多人都能出出去旅游,往外跑,我们能拍摄大量的照片,我们能通过网络展示我们的生活,分享我们的感受,但是感觉却变了,一切都像泡沫。以前不理解什么是肥皂剧,现在知道了,生活就是肥皂剧,甚至比肥皂剧还无聊。为什么?因为更多的人宅了。面对面的交流已经很少了。
走在路上,你能看见人拿个屏在看电子书小说,也能随便看到一个一个的耳机,今天我们尝试着倾听自己的内心,我们听到的是一串低频率的杂音。我们不是要醒,我们想哪天能睡就太好了。
上面谈这么多,好像和“左翼文艺”没多大关系,但是我们能够欣赏的文艺的大部分人就是这样一个生活状态。还有更多的,奔波在生存线上,他们有些会有孤岛的思想,但是他们接不上这个世界。文艺要为大众服务,可是今天搞文艺的捞钱去了,***堕落去了,大众呢?小资在挖掘欲望,无产者还有文艺时间吗?他们已经没有文艺了。不是不欣赏,不是不想要,时间没了,钱没了,文艺和他们有什么关系。
可是,今天闲人几个,我们又要谈文艺了,还要谈“左翼文艺”,我想许是铁屋子里,醒的人多了,寂寞苦闷得很,怎么没有动静呢?看看世界99%对1%风起云涌,看着市场经济要出问题了,我们又能站在《资本论》上,开始批判世界了,另外一个世界的感觉强烈了,中国怎么能这么安静呢?我们就先文艺吧,弄点声响出来,投个石子在湖中,炸不出潜水的鱼儿,难道还不能泛起一点涟漪么?这就是我们要弄的“左翼文艺”。
我其实接触“文艺”相当的少,“左翼文艺”恐怕就更少了。网上看过话剧《切-格瓦拉》,我不知道这算不算?看过乌有早期节日编排的话剧和小品节目,我不知道这算不算?看过打工者歌手孙恒团队的节目,听过他们的歌曲,我不知道这算不算?摸到“左岸”去打了一圈,这算一个左翼文化的大本营吗?……如果资本社会能够给我们呈现五彩缤纷的物质世界的话,那它同样带给了我们一个巨大的精神泡沫。我们拿什么去戳穿它,再造一个朴实的世界?
如果让我来对"左翼文艺"发一个期待的话,我希望它首先能够体现出怀疑和现实主义的精神来,我希望这样一个左翼文艺潮流能够产生广泛的共鸣,表达出时代的“真”,在这样的基础上,找到我们一条符合客观规律的一条通往“善”“美”的光明的道路。



田锋:

左翼文艺其实是一直都有的,只是有影响力的作品比较少,再加上随着社会主流文化转型,不停的宣扬金钱,权力,地位三者的社会作用,大大颠覆了人们的勤俭,节约,实干的传统观念,关注底层的人物作品逐渐稀少起来,即便是有也已经大多丧失了左翼文艺的批判性,变成了右翼文艺的普世价值性。

左翼文艺是需要反思的。毛时代的文艺过于强调意识形态(精神教化)功能,往往忽略了文艺的娱乐功能,因此那个时代的作品形式和内容大多数比较固定和教条,也称脸谱化严重,让一些知识分子诟病数十年不止。虽然那时也有精品,质量很高,但是人民群众的文艺普遍粗糙,简单,没有针对人民在文艺欣赏水平上的差异进行不同类型的创作以满足不同认识水平的群众的文艺需要。到了改革开放的这三十年,我们的社会文艺走上了另一个极端,那就是完全娱乐化,不管是严肃题材还是低俗题材一律走--娱乐至死的路线,导致文艺的创作不断突破政治底线和学术底线,直至突破传统道德底线,传统的左翼文艺在与右翼文艺的较量中败得一塌糊涂,偶有精品也难以力挽狂澜,整个社会思想迅速的右倾,从这个角度来说,毛时代的左翼文艺基础是不牢固的,有缺陷的,其中文艺的娱乐化功能欠缺是一个重大失误。如何将文艺的精神性和娱乐性有机结合起来,让二者相互补充和提高是我们左翼文艺工作者应当思考的。



左翼文艺也需要自信。这三十年的文化主流逐渐退化成了资产阶级文化,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又重新站上了文艺舞台,底层工农群众基本上已经不再是文艺创作的主体,文艺的右倾化非常明显。因此左翼如何看待这个现实的问题,如何坚持自己的人民史观立场不变和大众文化自信,尤其是左翼的文艺工作者更是需要坚定的文化自信,完成积淀,争取创作出更优秀的文艺作品。历史的滚滚洪流,必定会冲刷掉垃圾文艺,尽管他们充斥了我们的五官感受,填满了社会的各个角落,但是我们应当坚信工农群众必定会重新站回文艺的主流舞台,而且必定会是一个更丰满更沉稳更成熟更开放的一个群体形象夺回自己的舞台话语权。



左翼文艺最需要的是坚持发出自己的声音。现在从事左翼文艺创作的文艺工作者越来越少,受到市场经济环境的干扰和逼迫,他们的理想主义逐渐褪色,利用起了实用主义文艺大肆的践踏和颠覆传统社会主义文化,以此来填满自己的腰包,这是一个严峻的现实。同时,我们也看到坚持着的左翼文艺制作越来越草根化,形式越来越娱乐化,思想越来越深刻化,内容更是走向了全面的批判化,对人民的唤醒作用是巨大的。因此我们左翼必须要坚持发出自己的声音,不管是粗糙的还是草根的,我们都要坚持和支持,进行广泛的传播,左翼文艺工作者利用随手可得的网络资源实现文艺的二次创作,揭露腐朽官僚集团的黑暗和反动,呼唤劳动人民的阶级意识和阶级感情的回归是我们左翼文艺工作者当前应当努力的工作方向!


[left][center]

Admin
Admin

帖子数 : 117
注册日期 : 12-08-02

http://laomo.8008cn.net

返回页首 向下

返回页首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