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井冈烽火 牢记峥嵘岁月
新左翼文艺 :: 主题研讨会 :: 主题文艺讨论会 :: 第五次川渝新左翼文艺讨论会文集
第1页/共1页
回顾井冈烽火 牢记峥嵘岁月
回顾井冈烽火 牢记峥嵘岁月
—第五次川渝新左翼文艺讨论
—第五次川渝新左翼文艺讨论
按:阳光灿烂的11月18日,成都、重庆的文艺爱好者们相约来到遂宁,参加第五次川渝左翼文艺讨论会。清澈如镜的涪江、通透明亮的老船长茶楼见证了这第一次的川渝两地新左翼文艺的见面讨论会。
讨论会由重庆的项仁主持。与会的11名同志按顺序依次发言。气氛融洽热烈,大家畅所欲言,热情洋溢的发表了自己对第五期讨论主题(电视剧《井冈山》)的独立见解和评论。接着,大家还围绕本群网友关心的一些问题展开讨论。会议从上午开始,至下午三时结束。
以下是本次讨论会收到的文章共七篇,正所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现预以发表,供大家共同交流,切磋。后附录讨论会部分发言摘要。
《井冈山》的创作及其现实意义:人民一定会赢得未来
——电视剧《井冈山》观后感
作者:周宪徽
36集电视连续剧《井冈山》于2007年7月央视播出至今已五载有余。近来重看,联系现实,令人感概,心潮澎湃而欲罢不能。
《井冈山》具有较高的艺术性,人物塑造丰满,王霙塑造的毛主席,无论从形像还是从内涵都非常经典。其他主要人物塑造得也都非常出色。
沉重的音乐。夜幕下的武汉。画外音:
一九二七年,一场又长又狠的倒春寒,突然袭击了年幼的中国共*产*党人。四月十二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七月十五日,汪精卫也撕下了伪装的面纱。汪、蒋合流,实行白色恐怖,血腥镇压革命运动,疯狂屠杀共*产*党人。一场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归于失败。可是,中国共*产*党人并没有被吓到,被征服,被杀绝。他们从地上爬起来,揩干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体,一边投入新的战斗,一边的苦苦地思索,中国革命向何处去?
剧情从抓捕毛*泽*东开始。揪着心、情不自禁地一路看下去。雨夜中,被敌人追捕的毛泽潭的手扶到一面粘乎乎的墙壁上。那是一面被烈士们鲜血溅红了的血墙……此时此刻的“共*产*党人真是血流成河啊”
伴着“中国向何处去?”的画外音,主题曲“雄伟的井冈山”以音色强烈、锐利、极富辉煌感的铜管小号吹响,清脆、高亢。这段音乐在全剧很多地方响起,时而是嘹亮的号角,时而是优美的歌声,时而又似遥远的呼唤,令人向往,催人奋进,使影片的井冈山魅力倍增。
龙源口大捷,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以来最辉煌的一次胜利,其规模之大,歼敌之多,影响之深,前所未有。影片中,大家熟悉的《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歌声伴随着红军战士冲锋。军旗猎猎,炮火硝烟中的战士们端着机枪、步枪,挥舞着大刀、长矛,唱着“红米饭,南瓜汤……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天天打胜仗”。这种艺术处理给人以强烈的历史感受,堪称展现中国革命历史经典的动感画面。毛*泽*东高兴地说,龙源口一仗的胜利,标志着边界全盛时期的到来。观前观后,令人为有这样的领袖、有这样英勇的红军而骄傲。
全新的艺术风格、唯物史观的独特视角,使《井冈山》这部剧完整地、忠实地表现了井冈山革命斗争的历史长卷。剧中毛*泽*东的许多谈话、对话、会议发言,都来自毛选1卷里的《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著作,真实、自然。譬如第26集毛*泽*东在龙源口大捷后成立边界苏维埃政府时与袁文才谈到“为什么国*民*党反动派的进剿频繁不断,兵力一次比一次增强,但是我们根据地的割据局面反而是一天比一天扩大,民众政权也一天比一天推广,原因就在于边界党实行了一系列正确的政策的。其中重要政策之一就是深入割据地区的土地革命,得到广大老百姓的拥护,是人民群众真正地发动和组织起来了”,就来自《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中这样一段:“民众政权的组织一天一天推广,红军和赤卫队一天一天壮大,原因就在于湘赣边界的共*产*党(地方的党和军队的党)的政策是正确的。”
以史为鉴,在看到毛主席和革命先驱们面临生死存亡力挽狂澜的风雨历程时,更重要的是对今天的启迪。
《井冈山》主要讲述了在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的工农革命军到达井冈山的茨坪以后,随即领导部队在井冈山及其周围地区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并在朱德、陈毅等率领南昌起义余部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会师,组建中国红军第四军,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在这个过程中,毛*泽*东从中国实际出发,坚持根据地建设,走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与当时中央以瞿秋白为代表的“左”倾盲动主义和李立三的“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路线进行了坚决而又有策略的斗争。
首先是对共*产*党的认识及党的建设。印象深刻的剧中几个场景有:
余洒度离队时,毛*泽*东送了他一句临别赠言,他说:“作为共*产*党员,必须坚定不移地跟党走,但仅此还不够,我们还得用忠诚和生命为我们的党探路,因为我们的党毕竟还很年轻。”尽管余洒度后来背叛了革命,但毛*泽*东却忠实地履行着自己的誓言。在错误路线的执行者误传开除毛*泽*东党籍时,毛*泽*东依然忍辱负重,并肩负起了指挥接应朱德陈毅所部会师井冈山的战斗。
第10集里,毛*泽*东与王佐见面后的对话更是意味深长。王佐对毛*泽*东说:“共*产*党我见过不少,可我就认定你这个共*产*党了。”毛*泽*东则回答说:“认识我毛*泽*东容易,可是认识共*产*党就不那么容易了。”当罗荣桓在水口向毛*泽*东请示发展党员时,毛*泽*东听了十分欣慰,他说:“我们这支队伍要做到艰难奋战而不溃散,党组织的建设是重中之重。”感概的是,随着岁月的流逝,认识毛*泽*东的人越来越多,可真正认识共*产*党的又有几何?认识“党组织的建设是重中之重”的又有几何?
其次,在斗争策略上,这部剧更是为我们提供了难得的经验。从大的方面说,“左”倾主义者盲目照搬苏联革命经验,把马列主义教条化,失败的教训是惨重的。而毛*泽*东把马列主义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开辟的道路已为历史所证明是正确的。在《井冈山》这部剧里,则把这个大的方面具体化地展现给了我们。譬如在第7集里,毛*泽*东上井冈山后参加宁冈党员大会时,针对4.12后的形势讲到:我们共*产*党人打的是活埋伏,不打死埋伏。敌人要是来了,我们先躲起来,然后我们从这里出来,从那里出来,到处打他们。在井冈山第二次反会剿前又讲到:“因形用权,调兵布阵……战不过攻守,术不过奇正,形不过虚实”。这与毛*泽*东在抗战期间提出的“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是一脉相承的,是毛*泽*东对辩证法的光辉实践。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对于我们今天来说同样重要。
反过来,湘南特委为制造所谓“无产阶级”而推行烧杀政策,这个政策得到蒋介石的欢迎,却导致湘南革命失败。特派员认为是敌人挑拨的结果,朱德则明确指出:一个被敌人利用的政策,其正确性是值得怀疑的。这与毛*泽*东在1939年提出的“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就要拥护,凡是敌人拥护的我们就要反对”是相通的。敌人的态度在今天同样应当是我们判断事物时的参考。
第三是加深对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的认识。1929年初朱毛率红军主力下山后,井冈山第一次全面失守,湖南剿共总指挥何健踏上五大哨口的黄洋界时下令:“这里的石头要过刀,茅草要过火,人要换种。”井冈山3千多人因此锐减为6百多人。再就是王尔琢的牺牲,毛*泽*东在1965年重上井冈山谈话时说到:关键时候,敌人是没有人情味的,残酷得很。对于袁文才和王佐的错杀,毛*泽*东在这次重上井冈山时说到:“袁文才、王佐是杀错了,但问题的本质,不是杀错几个人,追究几个人。当时党内有一条‘左’倾盲动路线,在一些重大事情上不讲政策,使下面的干部头脑不冷静。问题的本质,是路线正确与否,是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正确与否。政治路线决定之后,才是组织路线。路线对了,下面同志干劲大,才会胜利。路线错了,很多工作都会走到邪路上去。这是很关键的。”剧中,我们也看到,当进攻湘南失败,29团覆灭,朱德在总结时沉重地说道:“革命的方向错了,一切都会错下去。”
最后借用一下第21集中朱毛会师后大战五斗江一仗中敌团长劝师长杨如轩撤退的话。敌团长说:“俗话说,兵败如山倒,可这山倒了,谁又能扶得住呢?”就反动派而言,这是无可奈何花落去的哀叹。作为共*产*党人、革命者,观《井冈山》全剧,总想起毛*泽*东的:“我们应当相信群众,我们应当相信党,这是两条根本的原理。”“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可以这样说,在真正共*产*党的领导下,人民一定会赢得未来。
(2012年11月16日)
学习毛主席为人处事的艺术方法
-----电视剧《井冈山》观后感
作者:项 仁
-----电视剧《井冈山》观后感
作者:项 仁
在电视剧《井冈山》中,从毛主席领导红军在井冈山立足到剧中的一个个粉墨登场的失败者的悲惨谢幕,向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道理:那就是,在人类社会中,大到一个领袖、一个领导人;小到一个单位负责人、一个普普通通的自然人,人人都要生活在人群之中,天天都要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因此,一个人的为人处事方法的正确与否,毫无疑问地影响决定着他的事业以及人生的成败。而和风细雨、情理兼用的为人处事方法恰恰是我们目前大多数同志所不具备的、缺乏的。
所以,在当今社会复杂、腐朽的环境下,想为国家、民族、老百姓做一些实实在在事情的左派同志们,更需要掌握为人处事的正确方法;更迫切地需要学会怎样去为人处事、怎样正确的处理各种复杂的问题。电视剧《井冈山》里表现的毛主席巧妙处理人事关系、上下级关系的一个个经典故事,是对我们的一个很好启示和教育,值得我们去认真的模仿和学习。
【一】以情服人,一片冰心在玉壶
面对着亲自登门拜访的不速之客、中央委员毛*泽*东。井冈山的两个农民自卫军首领袁文才、王佐,那是一千个警惕,一万个戒心。但是毛主席用春风化雨般的真诚感动了他们:1、不带一兵一卒上山谈判,解除了他们戒心;2、送上他们心目中的宝贝100条步枪作为见面礼,增加了他们对红军的信任;3、对于他们杀富济贫帮助老百姓、解救共*产*党人的壮举给予热情洋溢的高度评价。中央委员真诚诚恳的态度感动了他们,无形中双方拉近了彼此的感情。主席这三个出人意料举动,让袁文才、王佐二人除了佩服就是感动,他们满怀热情地杀猪宰羊、鸣礼枪、放鞭炮,欢迎食不果腹、饥寒交迫的红军上井冈。从此,中国革命有了立足的根本。
【二】以智服人,神机妙算服众人
起义队伍中,可谓是藏龙卧虎。领导人之间互不服气、互不信任,加上旧军队的恶习、无政府主义、军阀作风,还要时刻面对来自外部敌人的围剿和上级的瞎指挥造成的严重破坏等等。死亡无时无刻不威胁着起义部队。恶劣的政治环境和残酷的斗争现实,迫切需要一个大智大勇、头脑清醒的带头人。在这样一个生死存亡的历史时刻,毛主席用他的高瞻远瞩的智慧和政治远见一次次的化解危机,用一次次的转危为安的胜利赢得了全体指战员的信任支持和根据地人民的拥护。“三湾改编”、化解湖南省委两个特派员造成的危机、处理叛逃部队、粉碎江西军阀朱培德的围剿等等。在主席卓越的政治智慧和超常的军事才能统帅下,一个一盘散沙、思想混乱的旧军队终于脱胎换骨地成为一个思想统一、目标明确,“党指挥枪”的新型的人民军队。
【三】以德服人,众望所归成核心
以身作则、身先士卒是毛主席他老人家始终如一的高尚品德。为了让大龙和小凤补上被反动地主武装破坏的新婚之夜,主席主动让出自己的房间给这两个普普通通的年轻人;为了维护红军铁的纪律,饥寒交迫也不吃农民的一个红薯;在被误解委屈的情况下,一如既往的为党工作,誓言要用“忠诚和生命为年轻没有经验的党探路”;在对给红军造成重大损失的湖南省委特派员杜修经的处理上,对其不一棍子打死,依然为其安排适当的工作;对于上级党组织的错误指示,一面维护党的威信无条件地执行,一面采取措施避免产生重大损失。一面坚持原则据理力争,一面向上级提出切实可行的合理建议。如,湖南省委两个特派员事件;中央的打长沙事件。
以上三点不能全面概括在电视剧中表现的主席为人处事的高超艺术,只能是一个简单的回顾。相信就这简单的三点,如果我们能够认真学习也将会是受益匪浅、受益终生,如果能够真正的学到手,对于我们左派同志们做好群众工作,做好文艺工作,做好其他一切工作都是绝对有用有益的。在现实的生活工作中,我们一样面临着这样那样的问题、挑战甚至危机,这就需要我们灵活地学习运用主席解决困难、危机和处理人际关系的方式方法。《井冈山》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就是一个共*产*党人、一个合格的革命者在坚持自己的信仰、党性、组织原则的同时,你首先要把自己融入人民群众之中,以符合人民群众习惯的为人处事方法去做好一切具体的工作。所以为了我们的伟大事业,我们必须认真学习模仿主席为人处事的艺术,用主席为人处事的高超艺术认认真真地来指导我们目前和今后的所有工作,以优秀的工作方法事半功倍地完成我们的伟大事业。
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
—电视剧《井冈山》观后
赵永健
看过电视剧《井冈山》后,我迟迟无法下笔,感觉这部片子内涵丰富,可以议论和感慨的地方很多。当然,它有一条主线,这条主线就是用电视剧的形式生动的阐释了一句话。这句话是什么呢?就是毛*泽*东思想是把马列主义的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的产物。这句话不看电视剧《井冈山》,我难有深刻的感悟。
今天讨论电视剧《井冈山》,我有一种身临井冈山的感觉,虽然我没有去过井冈山,但是真正的当时人,却在时隔三十多年重新到过这个创业的地方。并留下了网络上广为传播一段话:
“我为什么把包产到户看得那么严重,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村所有制基础如果一变,我国以集体经济为服务对象的工业基础就会动摇,工业品卖给谁嘛!工业公有制有一天也会变。两极分化快得很,帝国主义从存在的第一天起,就对中国这个大市场弱肉强食,今天他们在各个领域更是有优势,内外一夹攻,到时候我们共*产*党怎么保护老百姓的利益,保护工人、农民的利益?!怎么保护盒发展自己民族的工商业,加强国防?!中国式个大国、穷国,帝国主义会让中国真正富强吗,那别人靠什么耀武扬威?!仰人鼻息,我们这个国家就不安稳了。”【1】
我们讨论电视剧《井冈山》,不但要追问他们为什么要上井冈山,要追问他们为什么能走出井冈山,我们更要追问这段历史和故事对我们这些仍然走在追求真理的路上的人的意义。这段毛*泽*东重上井冈山的谈话,像是一个隔空的喊话,更像是一段和我们一起探讨电视剧《井冈山》的主题发言。
今天,几十年后的今天,我们这些素不相识的人,因为一个共同的话题走在一起讨论,大家想过是因为什么吗?大家想过我们想干什么?能够干什么吗?我觉得这些问题非常适合在电视剧《井冈山》的话题下展开。“新左翼文艺讨论会”不知不觉快五期了,我们大家理解这个事情的意义也各有不同,但是如果我们不能认清楚它的意义,那么我们也就不会懂得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式,也就会渐渐的灰心丧气起来,就会像秋收起义的部队中一些人一样慢慢走散。我们为什么要上“井冈山”,这样还有希望吗?我们会不停地发出这样的疑问。
从我个人的理解,我们大家所以能走到一起讨论一个话题,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没有一个共同的东西是不会走在一起的,这个东西我的理解是信仰。而我们就是要坚持和弘扬我们的信仰。再则,我也是对我所处的社会和环境作出一个自己的选择和反应。看不惯这个也好,看不惯那个也好,总之,在我的心目中,应该有一个而且是可以实现的更光明的社会。那么,怎么来建设和实现这样的一个社会呢?在那个军阀混战,烽火连月,民不聊生的年代,红军在井冈山很好的回答了这样的一个问题。而今天的我们,怎么来回答这个问题呢。
我们今天究竟面临什么样的问题?我想不同年龄,不同经历的人可能从不同的角度来回答这样一个问题。但是有些问题是大家有共识的。比如:贫富两极分化,99%对1%;信仰缺失,价值观混乱;三座大山,住房、医疗、上学,年轻人找对象;转基因,生物安全,卫生,食品安全;***;……这些问题可以上升为政治,军事、文化等等问题,也可以理解为走那条路的选择,选择什么样的上层建筑,选择什么样的经济所有制等等,当然也包括我们对历史问题严肃而认真的争论。在电视剧《井冈山》中,似乎也有过类似的争论,即中国的问题究竟是什么?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是什么?最突出的是关于夺取城市,还是占领农村的争论,一方面是苏联十月革命成功明摆着的铁的事实,一方面是从来没人走过的一条道路,怎么选择?电视剧中可以看出毛*泽*东一边探索一边总结经验教训的做法。而在今天,又有什么人在认真的总结正义的呼声在何处得到过胜利,又有什么人在认真总结好的形势为什么会到来,而又为什么会处于低潮。哪些工作是切实有效的,那些工作是无谓的争论呢?其实在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的思路方面,我认为当代学者张文木的感慨值得我们深思:笔者青年时为文书写多凭才气彰显学理——学理只需要形式逻辑完备,人近天命之年方知学问当贴切事理——事理则需要经验尤其是生死经验的过滤。【2】我认为井冈山和以后的经验总结在毛*泽*东的两篇著名的文章里面《实践论》和《矛盾论》,而后面又被简单地化成一句话: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如果我们能认清究竟面临解决什么样的问题,那么我们才会在思考如何办的时候,不至于手足无措。无非是考虑自己手中有什么,能够争取到什么,采用什么方式能够最大地打倒要战胜的敌人。而一上来就历史怎么怎么的的人,岂不知,今天一切想争取正义,公平,平等,自由,民主的人,同样面临一个我们正在走的是一条前人从没有走过的路的道理,一切的经验不过是供你思考的范本,世上绝无照本宣科的案例。
韩毓海先生将中国面临的三大危机归结为:1、文化领导权的丧失;2、美国队国际软实力的垄断;3、被洗脑的打工者:中国在世界资本主义等级中的地位。【3】这样的总结基本能够囊括很多问题的根本,只是站在不同的角度阐述出来,当然对领导我国事业核心的批评和自我批评是不够的。从一股思潮,到思潮和具体的政策实践的相互呼应,到遭遇低潮,我们可能很容感受到的是“阶级斗争”,路线的斗争,或者更深刻的地方也就在于对很多事物的看法不同的人存在着根深蒂固的不同的意见。“一盘散沙”这个对鸦片战争后一段时间的中国人的形容,用在此时也是恰当的。其实这样的三大危机更能总结为思想和文化的危机。卢麒元先生更大声疾呼,这是一个无主的时代,而大部分的普通人面临的是什么?是民族压迫和阶级压迫的双重压迫。【4】电视剧《井冈山》中,在探索了很多道路后,毛*泽*东得出一条结论:枪杆子里出政权。在中国我们不但尝试了改良维新,尝试了有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更尝试了和共*产*党合作,然而事实证明了那个时代最应该解决的是什么问题。而今天的我们,又经历了什么呢?经历了掌握政权到失去话语权的过程,这样来看,要根本地解决问题又应该怎么做呢?
1846年3月30日,在布鲁塞尔召开的一次共产主义者会议上,马克思曾经对裁缝出身的工人活动家威廉•魏特林大发雷霆,当魏特林滔滔不绝地炫耀他自己在工人群众中“圣徒般”的形象时,马克思这样打断他说:问题不在于如何给受苦者以空洞的希望,问题也不在于资本家对于工人的剥削,真正的问题在于无产阶级为什么会相信资本家,从而心甘情愿地受剥削。【5】
这段韩毓海先生在文章中开辟一针见血的文字,也是我在生活中真切的经历和思考的问题。问题根本就不是简单的接触工农和实践的问题,问题是你接触了,实践了,该咋地还咋地,更大的问题还有像前苏联那种人民夺取了政权后,敌人基本上不费一枪一弹就回来了。更难以想象共*产*党员不信共产主义,党校教授反马克思主义的奇闻了。这说明了什么问题,说明了即使我们占领道德的制高点,如果我们不能找到一条切实可行的道路,我们不能自己解放自己还是会回去的!
电视剧《井冈山》中,秋收起义部队打长沙失利,被敌人围追堵截,看不到希望,队伍也越走越散,而在整个队伍中,罗荣桓带的连队很少人走,毛*泽*东敏锐地观察到了这个现象,悟出了党员的重要性,在三湾进行改编。可以说这个改编是根本扭转局面的举措。今天,我在很多的场合和一些在商场上有志于有建树的青年经常分享的故事正是这个,可以说这个体现了什么样的队伍是无法战胜的全部奥秘。把支部建在连上,说明什么,按从今天时髦的思路理解,我认为就是让思想和文化发挥组织和现代化人民的作用!
我们今天用文艺主题讨论会的形式来回应这一时代的呼唤,我们今天参与的大部分是各行各业的普通老百姓,我们作为一个文化自觉的底层响应者,我觉得我们今天已经站在了一个高度,一个人类自我追求解放的高度上。我们似乎是什么都没做,似乎是没做出什么成绩,但是我个人觉得我们已经拿到了解开所有问题的钥匙,而能否解决所有的问题,当然是看能有多少人参与到这样的事业中来。“马克思并没有端着机关枪冲锋陷阵,但是,他对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批判,比100万军队都厉害!”【6】我们就是要把倒过来的价值观再倒回去。关于一种新文化的设想,我觉得摩罗先生总结的好,就是要利用好三种资源即:第一,通过批判资本主义文明的负面因素而崛起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以及指导中国改革开放事业取得巨大成功的邓小平理论,这一路大致可以称为社会主义文化。第二,经过百余年的糟践、诅咒、抛弃而命悬一丝,近年进而渐现复苏气象的古老中国的传统文化。第三,当然是改革开放以来声势越来越浩大的与西方资本主义相匹配的那个文化体系,我们可以命名为西方文化。【7】
我们所处的时代,新穷人、新工人的政治将是历史变化的重要力量,【8】我们如果整不明白今天是个什么样的时代,如果我们不能将道理讲到柴米油盐里,如果我们连有房住、有学上、有病了能医、有工作……这些都不敢呼吁和呐喊,我们还能做什么?使得大多数人能够认识井冈山的是那样一群人,他们赋予井冈山特殊的意义,而我今天看电视剧《井冈山》,所获甚多,末了当我们再次临近井冈山,就让我们再听听这样的教诲:承前启后继古圣百家之所长,开放胸怀融东西文明之精粹,精研奇巧技器胜列强之产业,与时俱进应当世时局之变幻,解放思想创一代精神之文明。【9】
【1】马社香:《前奏——毛*泽*东1965年重上井冈山》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年10月第1版,第151页)
【2】张文木 《龙派—中国战略学的新境界》
【3】韩毓海 《文化领导权之争与中国革命的遗产》
【4】卢麒元 《无主的时代》
【5】韩毓海 《从布鲁塞尔到北京》
【6】赵磊 易淼 肖斌 《分歧与对话:左派何以转向》
【7】摩罗 《二十年后的三教并立》
【8】旺晖 两种“新穷人”及其未来
【9】网传毛*泽*东文 《心之力》
传播思想,建立我们的“井冈山”
作者:李牧檄
作者:李牧檄
随着十八大的顺利召开,看到党内还有一股正义的力量仍在战斗,不少同志欢欣鼓舞,需要指出的是,既得利益者的反扑尚未到来,战斗将继续进行。在目前国内斗争力量仍集中在上层的情况下,力量弱小的我们在当前形式下能做些什么,这是一个需要大家思考的问题。
中国当前危机主要为思想和文化危机[1],由于长时间主流媒体被亲美势力占领,普世价值观在各种阶层泛滥,尤其在青少年人群中,这是非常危险的。我有一个同事,对当下的不公感到愤怒,认为专制是万恶之源,民主是好的,然后认为美国人民是中国最好的朋友。我对最后一句话表示了明确反对,然后他说,我是五毛。类似事情到处都有,很多心存正义,本来可以成为我们同志的人,在某些媒体的洗脑下成了普世的亲美分子。
这是一场思想领域的战争,主流媒体和一些政府部门都掌握在亲美分子手中,我们同志的网站、微博,稍有影响,就被打压、封杀,和当年的革命形势在某种程度上是相似的。一方面,随着社会环境的恶化,越来越多的人民群众开始觉醒,开始寻找改变自己命运的办法;另一方面,我们的思想不能有效、更快的传播出去,这意味着很多本来可以成为我们同志的人,接受了其他人的思想。比如,在沿海一带工人们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建立了同乡为基础的“兄弟会”,而许多兄弟会背后都有教会或者基金的影子。以史为鉴,为了赢得这场力量对比悬殊的战争,我们需要建立更加牢固的宣传阵地,建立可以传播左翼文艺思想的根据地,建立我们思想领域的“井冈山”。
其次,我们目前的思想传播形式仍然以文学为主,所影响的范围也主要针对有一定文化水平并喜欢在网上看文章的人,这也是我们举行“新左翼文艺讨论会”而不是“新左翼文学讨论会”的意义之所在。我们需要多种多样的文艺形式,需要各个行业的文艺人员加入到我们中间,贴合不同层面的人民群众进行我们的宣传,“红歌会”的成功经验,在此是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文学依然是我们的主阵地,但文学之外的广阔宣传领域,也需要同志去进行不断的探索和开拓。
第三,经过我们和右派在网络上一直以来的辩论,可能很多同志也发现了目前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些缺陷,其中最重要的两点分别是:1、“1.0版社会主义”强调了集体和国家的利益,“2.0版特色社会主义”强调了少数个人的利益,在未来的“3.0版社会主义”中应用何种方式来协调个人、集体和国家的利益;2、宪法中的“人民是国家主人”这一内容至今没有改变,那么应通过何种方式才能更好的将这个内容表达出来,这对我们如何应对西方世界的民主攻势,相当重要。期待各位理论或者实践大家的突破,让我们的思想武器更加锋利。
综上所述,目前我们在思想领域的工作,主要有三点:第一,寻找、建立在思想领域的根据地;第二,以更加贴近各阶层人民群众的多样化文艺形式进行宣传;第三,完善理论,提升我们的战斗力。
另,感谢参加讨论会的同志,帮助完善了本文。
[1]品巴山 《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
一曲不朽的革命历史颂歌
——电视剧《井岗山》观后感
作者;张建华
——电视剧《井岗山》观后感
作者;张建华
革命历史剧《井岗山》是著名导演金韬的力作,这是他继《长征》之后的又-震撼之作。《井岗山》以叙事手法表现了毛主席在第-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创立第一个红色根据地的历史史实,通剧用大量的史料展现了毛*泽*东同志的丰功伟绩和细腻的伟人情怀。
电视剧《井岗山》在艺术上是非常成功的,无论在表演,音乐,美术,剧情等各个方面。导演金韬在整个剧中对人物的刻画上真是匠心独具。毛*泽*东的扮演者王霙的到位表演,将主人公栩栩如生地展现给了观众。如在剧中表现毛*泽*东与妻子杨开慧和儿子道别去领导发动秋收起义时,那种对家人的爱怜和投身革命事业的无畏都表达得入木三分。该剧所包含的历史人物众多,无论是共*产*党还是国*民*党的历史人物都有深入的表现,艺术的刻画了这些人的内心情感,赋于了这些人独特个性和表现张力,这是对历史严肃地再现,也是该剧成功的原因所在。
金韬对音乐的理解更是独具艺术造诣,全剧都以歌曲《红军战士想念毛主席》为主旋律,其乐器釆用了手风琴,琵琶,长号,圆号等西乐,民乐,使剧情更加起伏跌宕。尤其是片头的歌曲釆用了颂歌的艺术形式更加引人入胜,让人心潮澎湃。其次是运用了江西民歌表现人物的内心情感更是相得益彰,让观众回味无穷。这也是全剧的灵魂。
剧中还不时以京剧的锣鼓表现人物的喜,怒,哀,乐。这种对音乐的深刻理解和驾驭能力也是金韬成功之所在,也是对艺术的创新。
以任桂举,时乐蒙,彦克等音乐创作者所创作的革命历史歌曲为主旋律的创作思路,是《井岗山》成功的保证,这些歌曲是中国各个历史斗争时期的最强音,她热情地讴歌了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艰苦不屈,充满理想的革命人生,讴歌了人民才是历史的推动者和创造者的不朽真理。这也说明了任何艺术都不能脱离人民,因为脱离人民生活的艺术都不是永恒地艺术,它即便是留传-时都不可能传唱-世,这就是艺术的根本。
看完电视剧《井岗山》后,我个人认为电视剧《井岗山》是近三十年来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它忠实的再现了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领袖无私的革命情怀,他们舍小家顾大家,为了民族独立,民族解放而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怀,不由人不油然起敬。毛*泽*东同志是一个伟大的马列主义的革命领袖,同时也是一个普通的共*产*党员,他在工作中严于律己,宽于待人,在斗争中深入调查研究,结合实际,坚持真理,忠于信仰,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铸就了他非凡的人格魅力,他是当之无愧的伟人、人民领袖。
做为一名普通共*产*党员,毛主席始终深入人民当中,他奉人民为师,与人民共甘苦,他蔑视一切权贵,不屈地与权贵斗争。为了人民谋福利,为了人民求解放,用自己的一生去实践了一个革命者的崇高理想,这是他受到人民拥护和爱戴的原因。
现代有少数人诋毁人民领袖毛*泽*东,妄图抹黑共*产*党的形象,用心极其险恶。我们重温党的历史,就是为了重树党的形象,教育人民尊重历史,才能自觉的团结在党的周围,才不会走向错误的道路。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讲“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 诗人藏克家说“有的人死了,但他却活着; 有的人活着但他却死了”. 为人民谋福利的人是永远活在人民心中的, 他永远是不朽的.
电视剧<井岗山>是革命文艺的-座丰碑, 也是无产阶级艺术领域里的一座丰啤, 而毛*泽*东就是人 民心中最神圣的丰碑.。
团结的力量
---电视剧《井冈山》观后感
作者:韩非
---电视剧《井冈山》观后感
作者:韩非
看了《井冈山》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团结的力量。当年*共*产*党尚处在幼年时期,在那血雨腥风的年代,要生存下去都是极其艰难的,更别说其他的。南昌起义失败后,为了保存革命力量,不得不向反动统治薄弱的井冈山进发。在一次前委会上毛委员说:“自秋收起义以来,我们蒙受了很大的损失,其根本问题在于敌强我弱,以临时编成的几个团的兵力去打长沙的条件还很不具备,更何况我们几个团相隔遥远,各自为战,兵力分散,攻击力又不强,很容易被敌人各个击破,这是兵家大忌。”“只有在敌人统治力量最薄弱的地方,才能保存实力,站稳脚跟。”“发动群众,扩大力量”。
要让革命力量发展壮大,面临着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如何团结不同派别的人,一起去实现一定的战略,反对主要的敌人。
剧中有一段讲述毛委员去见袁文才的情境,很多同志担心这一去不复返,都劝他不要去,但毛委员仍坚持前往。有人提议:袁文才的队伍就百十来个人,干脆把他们消灭掉算了。毛说:“不,我们要改造他们,把他们带上革命的道路。”他坦诚地与袁文才相见。而对方却做了两手准备,暗中布置下属在必要时候开枪。这里有一个惊险的插曲,贺子珍在千钧一发的紧要关头出现,她的仗义执言,使毛袁双方有了进一步交谈的可能。随后毛委员给袁文才展示带来的礼物:送给他们100支枪。这令袁文才及部下感动不已,唏嘘刚才自己差点做出莽撞的行为。此后袁文才与毛委员他们领导的队伍联合起来共同对付反动派。
毛主席有一篇著名的文章: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从这部电视剧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这星星之火,是怎么燎原起来的。统一战线是我们党在无数血的教训中总结出来的三大法宝之一。在中国革命的每一个重要时期,它都是非常重要的方面。就广义的统一战线而言,是指不同的社会政治力量,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为了实现一定的共同目标,在某些共同利益的基础上组成的政治联盟。简单地说,统一战线就是一定社会政治力量的联合。
这让我们想到现实中,我们如何去团结人的问题。我们想让别人接受我们的想法,就应该用他们能接受的方式,才能使别人认同我们的观点,而不是把别人制造成我们的对立面。一旦这个对立面形成,即使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别人也会出于逆反心理,而拒绝这些正确的东西。
俗话说: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而远比叶子复杂的人的思想就更是不可能找到两个完全一模一样的。所以,应该容许不同的想法,只要在大的方向(共同的目标上)是一致的,就应该去团结他们,大家一起为实现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努力。
巍巍井冈山,她在中国革命的进程中,始终像一座耀眼的灯塔,照亮革命前行的路。1965年毛主席重上井冈山,写下了那首脍炙人口的诗词《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
久有凌云志, 重上井冈山。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到处莺歌艳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
风雷动,旌旗奋,是人寰。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井冈山》剧的一些创作背景及花絮
作者:黄河
作者:黄河
电视连续剧《井冈山》是为纪念建军八十周年创作拍摄的;
总制片人兼总编剧邵钧林,现任南京军区前线文工团艺术指导,国家一级编剧;
据总制片人兼总编剧邵钧林介绍说,“我在写《井冈山》的时候,常常半夜写不下去的时候,就开车到毛主席纪念堂前,和主席‘交谈’。那段日子里,魂牵梦绕的都是剧中的情节,我还经常梦到主席,在梦中与主席交流那年那月的故事……所以,通过写《井冈山》,我更深地感受到,拍《井冈山》没有井冈山精神是万万不行的!”《井冈山》剧的导演金韬点破了其中的玄机——“一部以80年前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为主要内容的文艺作品,其主题思想只能是崇高的‘井冈山精神’,而不会是其它。而崇高,将会伴随我们对中华民族精神和红军精神的最高追求。井冈山精神其实一直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燃烧,至今燎原,走近了它,就温暖和照亮了我们自己。”
金韬,中国电影导演,现任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电视剧导演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会长。也是中国中央电视台电视剧制作中心的资深导演。
金韬:为了还原时代,《井冈山》摄制组在布置场景时也尽量做到“还原真实”。拍摄地大部分选择在故事发生原址上进行,景物和道具尽量使用旧物。导演金韬表示,之所以安排在革命原址上拍摄,是想让演员更好地揣摩剧中人物。
据在剧中饰演周恩来的演员刘劲介绍:《井冈山》拍得很艰苦,摄制组拍摄了148天,无论阴晴雨雾,没有休息过一天,平均每天工作时间都在14小时以上,有时连续工作达25小时。刘劲说:“导演金韬连续工作引发高血压住院治疗,他深有感触的说,“很多时候整个剧组成员就是拿自己的具体行动去拍《井冈山》。去践行去体会井冈山精神”
导演金韬说,在摄制组拍摄的148个日日夜夜,全组同志坚持“以井冈山精神拍摄《井冈山》”,克服了多雨多雾、场景多、景地散、山路崎岖危险等诸多困难,不辱使命,不负众望,安全、圆满、提前完成了全部拍摄任务,实现了“以井冈山精神拍摄《井冈山》”的誓言。
导演金韬说;“我们从这部电视剧外在的结构和形式包括英雄群体、战斗壮烈的场面、大幅度的场景跳跃等,都能深深感受到它是在借助于艺术形象的巨大张力揭开历史的原本面目,同时弘扬一种带有中华民族鲜明烙印的人类精神,这就是燎原了80年、至今让我们受益和激越的井冈山精神。” 导演金韬说,我们说要用“井冈山精神”来拍摄《井冈山》这部电视剧,但井冈山精神是什么?在写这个剧本之前,我们笼统地认为“井冈山精神”只是一种概念,那么在这个概念之下究竟涵盖了哪些具体的精神?“在拍摄《井冈山》过程中,当我把自己的心投入到赣南这块鲜血浸染的土地之后,我发现井冈山精神其实涵盖了坚定信仰、探索开创、实事求是、团结奋进、依靠人民、勇于奋斗等诸多在现在仍能指导我们前进的不朽的因素。”
什么是井冈山精神?
我认为真正的井冈山精神就是“1,高尚纯洁的理想追求,坚定不移的共产主义信念,2.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分析解决面前矛盾,3.坚定不移的相信群众发动群众依靠群众,4.切实搞好党内团结坚定地依靠普通党员群众,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戒骄戒躁敢于胜利善于胜利。”
1) 在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新生的红色政权和革命队伍正处在强大的反动势力和白色恐怖的四面包围和反复围剿之中,生存和斗争环境非常险恶。是什么力量支撑着根据地军民同仇敌忾同敌人斗争到底呢?是共产主义的理想和无私无畏的革命的信念!这种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是工农红军战胜一切困难的精神力量所在。
如果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人,如果没有理想信念,必然会迷失方向,势必会在迷茫中沉沦直到彻底失败。我们今天弘扬井冈山精神,就要像革命前辈那样具有坚定的信念。中国共*产*党人在曲折和逆境面前不屈不挠,不灰心、不气馁,坚持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实事求是地分析国内外形势,在井冈山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崭新的革命之路。
2)当时根据地的军民们面对敌人军事上的疯狂“围剿”和经济上的严密封锁,毛主席共*产*党领导红军战士及人民群众发扬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唱着“红米饭、南瓜汤,秋茄子,味好香,餐餐吃得精打光。干稻草,软又黄,金丝被儿盖身上,不怕北风和大雪,暖暖和和入梦乡”。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粉碎了敌人妄图把红军饿死、困死在井冈山的阴谋。今天我们的同志应该发扬井冈山的革命老传统,“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丢不得!
3) 走“群众路线” 是毛主席和中国共*产*党长期革命和建设经验的总结,是共*产*党的根本路线和方针,这是由我们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所决定的。毛主席在总结井冈山斗争经验时曾写到: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是红色政权发展和存在的重要原因之一,实行工农武装割据的一个基本条件就是要有很好的群众基础。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一刻也不脱离群众,这就是井冈山斗争给我们的启示,也是井冈山精神的内容之一。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坚定的相信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是我们的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只有真正做到思想上尊重群众、政治上代表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工作上为了群众,全心全意地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才能得到群众的拥护。
[附录:讨论会发言摘要]
韩非:
井冈山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她教会了我们怎样团结他人的方法,说群众能够接受的话。求同存异,做好统一战线工作,为主要的工作目标服务。
赵永健:
《井冈山》告诉我们,如何将马列主义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灵活机动地应付各类事件。追问,老一辈为什么上了井冈山;怎么走出井冈山,走向全国。
田锋:
电视剧《井冈山》提示我们的的五个问题:一是井冈山的三首主题曲的创作过程是我们左翼文艺应该吸取的创作灵感;二是革命遇到挫折后的背叛值得我们认真反思;三是井冈山主席开辟的道路和理论不是闭门造车,而是总结群众智慧形成的理论和经验;四是井冈山时期的两个斗争:首先是与国*民*党反动派的军事斗争,其次是与党中央错误路线的斗争;五是教训,就是任何组织在没有遇到生死存亡的关头是不会主动去修正错误追求真理的。这都是值得我们左翼要去深思熟虑的关键问题。
倪剑雄:
井冈山是团结一切力量的典范。现在的左翼就面临着这样的局面,参与的人很多,思想分歧很大,如何加强团结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我们应该正确理解当年革命战争年代斗争的严酷和当前状况的本质的不同。在这个不同的本质之下,应该有更适宜的斗争方法。这个方法,在我理解来,就是在宪法和法律许可的范围之内进行深入细致的、持久的斗争。这就要求我们努力学习,逐步地掌握法律、政策,提高自己的认识和能力,以利于正确地理解中国的国情和当前的国家政治。
李牧檄:
当前的危机是思想认识上的危机,因此,有必要在思想领域里建立我们的根据地。
韩军: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我们学习井冈山主席的工作方法,学会阶级分析,学会调查研究,以服务当前的工作。
曾大姐:
学习井冈山主席那种高瞻远瞩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方法;如何把革命的火种传播下去。
张健:
井冈山做了两件事,一是学会打仗;二是学会怎么建立政权。井冈山07年播出后口碑很好,这样的红色文艺有了市场对左翼文艺有利,应该积极参与影评,扩大影响,教育年轻人,培养左翼文艺的后备力量。
黄河:
首先要学习井冈山活学活用的思想;其次是左翼文艺在创作宣传上应该力求通俗易懂;三是井冈山给我们一个启示,主席的一生都在与极左作斗争。
彭膺昊:
1、左翼文艺宣传应该有目标有策略;
2、左翼文艺的宣传创作不能是简单地、抽象地,而是应该具体地有分析有选择地;
3、结合左翼文艺的创作宣传,做好文革的调查研究工作。确立观点、整理收集材料、提高理论水平。
项仁:
看电视机《井冈山》,学习模仿主席怎样去为人处事,怎样用群众的习惯、方法去为人处事,解决问题,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2012年11月23日编发)
[center]
新左翼文艺 :: 主题研讨会 :: 主题文艺讨论会 :: 第五次川渝新左翼文艺讨论会文集
第1页/共1页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