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永健:哪里去寻找你们?
赵永健:哪里去寻找你们?
很遗憾这次笔会因为时间安排的原因没能够参加,没能够去一睹成都工业发展的历程,探寻工人的历史轨迹,然而单就话题而言,“我心目中的工人”我却并不是无话可说,就我心中的一杆天枰随便来称一称就知道“工人”的重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我想起了我自己写过的的一首打油诗《新包身工》:
幽暗的仓库
拥挤的商品
还有漫长的楼道
闹钟声
电话铃声
还有使唤的吼叫
一边是发财的梦想
一边是饥饿的肚皮
那边还有人站的地方
我只是有一种渴望
渴望闻闻花的芳香
我只是有一种渴望
渴望美美的睡上一觉
可是我怎么抵抗
怎么逃离这奴役的地方
我只是一个工人
只是个欠债的工人
我还能依稀的记得在荷花池工作的岁月,这首诗的灵感来自于我对一个十七八岁青年打工者的观察,他负责发货清货,几乎是初中还没毕业就出来工作了。我从他身上或许感知到了什么,这和我受到的教育产生了很大的偏差,很难相见社会对“劳动”是如此的贬低。在我对“工人”的形象认识停留在大生产的产业工人的时候,其实我对于像他这种的人是不是“工人”是有疑问的。
还有一次我在巴中的南江出差,和客户吃饭后的一个夜晚,震惊的一幕出现在我的面前,我没看到什么劳动的场面,而只是看到了一个个安静的背篓,后来我为此写了一篇散文《露宿迷城》,而串联起的当然不仅仅是这个地方的,而是很多为了省住宿费露宿街头的劳动者们,这些挑夫和棒棒,如果他们也是工人,我不知道我对工人的定义是否过于宽泛了。
我没能有机会在一家严格的工厂呆过,去东莞的那次我和一家家具厂董事长侃侃而谈企业文化的时候,也许一不小心就走进了工厂,然而却没能够。后来认识几个更能实践的大学生,他们和我谈起富士康体验生产的时候,或许他们认为他们已经走进工厂了,做了工人了,和我比起来他们有更多的发言权,我一直是走在工厂外围和边缘的人。他们关注尘肺病,关注工人的权益,他们想为此做点什么,然而现实是苍白的,这不仅因为“工人”只关心自己的切身利益,关心能够带来些什么,当然也是我们这种“反串”并不带来什么革命性的变化有关。
有时候我会问自己,马克思说得无产阶级究竟是谁?工人阶级又是谁?
这个世界的物质财富究竟是怎么创造出来的,谁创造的,这个本来是很简单的问题,如今的话语体系下是个扑朔迷离的问题。当在一些讨论会上,和一些老工人,知识分子探讨"鞍钢宪法"的时候,或许能够展现出某种未来的东西,从一个学过管理学的人来说,其实我知道其中的分量。创造财富的人,管理财富,才不至于在管理之中,在分配领域发生不合理的分配制度。
其实,我的亲人中有各色各类的工人,有所谓的产业工人,比如达州钢铁公司的,有所谓早起的农转非的工人,比如煤矿工人,也有普通的建筑工人,更有新的打工群体,他工作时间长,有时甚至没有更好的睡眠,但是他们在创造着社会的财富。当我们把创造社会财富,一分为二的看为公平与效率的问题时,这个天枰就不小心的落入了一些少数人的手中,什么是公平?什么又才有效率?
今天的文艺和舆论何以忽略这些沉默的大多数,他们会说些什么?有时候我努力去寻找,才发现原来我也是你们其中的一员。百度百科对工人的解释是不占有生产资料,靠工资收入为主的工业劳动者和手工劳动者。现在其实已经被简单的浓缩成了一个词打工者,一个打工者其实就是一个“工人”。
追寻工人,我们扣问的是财富的本源,扣问的是社会为何如此的不公,更是追问的全人类的未来。
我想起了我自己写过的的一首打油诗《新包身工》:
幽暗的仓库
拥挤的商品
还有漫长的楼道
闹钟声
电话铃声
还有使唤的吼叫
一边是发财的梦想
一边是饥饿的肚皮
那边还有人站的地方
我只是有一种渴望
渴望闻闻花的芳香
我只是有一种渴望
渴望美美的睡上一觉
可是我怎么抵抗
怎么逃离这奴役的地方
我只是一个工人
只是个欠债的工人
我还能依稀的记得在荷花池工作的岁月,这首诗的灵感来自于我对一个十七八岁青年打工者的观察,他负责发货清货,几乎是初中还没毕业就出来工作了。我从他身上或许感知到了什么,这和我受到的教育产生了很大的偏差,很难相见社会对“劳动”是如此的贬低。在我对“工人”的形象认识停留在大生产的产业工人的时候,其实我对于像他这种的人是不是“工人”是有疑问的。
还有一次我在巴中的南江出差,和客户吃饭后的一个夜晚,震惊的一幕出现在我的面前,我没看到什么劳动的场面,而只是看到了一个个安静的背篓,后来我为此写了一篇散文《露宿迷城》,而串联起的当然不仅仅是这个地方的,而是很多为了省住宿费露宿街头的劳动者们,这些挑夫和棒棒,如果他们也是工人,我不知道我对工人的定义是否过于宽泛了。
我没能有机会在一家严格的工厂呆过,去东莞的那次我和一家家具厂董事长侃侃而谈企业文化的时候,也许一不小心就走进了工厂,然而却没能够。后来认识几个更能实践的大学生,他们和我谈起富士康体验生产的时候,或许他们认为他们已经走进工厂了,做了工人了,和我比起来他们有更多的发言权,我一直是走在工厂外围和边缘的人。他们关注尘肺病,关注工人的权益,他们想为此做点什么,然而现实是苍白的,这不仅因为“工人”只关心自己的切身利益,关心能够带来些什么,当然也是我们这种“反串”并不带来什么革命性的变化有关。
有时候我会问自己,马克思说得无产阶级究竟是谁?工人阶级又是谁?
这个世界的物质财富究竟是怎么创造出来的,谁创造的,这个本来是很简单的问题,如今的话语体系下是个扑朔迷离的问题。当在一些讨论会上,和一些老工人,知识分子探讨"鞍钢宪法"的时候,或许能够展现出某种未来的东西,从一个学过管理学的人来说,其实我知道其中的分量。创造财富的人,管理财富,才不至于在管理之中,在分配领域发生不合理的分配制度。
其实,我的亲人中有各色各类的工人,有所谓的产业工人,比如达州钢铁公司的,有所谓早起的农转非的工人,比如煤矿工人,也有普通的建筑工人,更有新的打工群体,他工作时间长,有时甚至没有更好的睡眠,但是他们在创造着社会的财富。当我们把创造社会财富,一分为二的看为公平与效率的问题时,这个天枰就不小心的落入了一些少数人的手中,什么是公平?什么又才有效率?
今天的文艺和舆论何以忽略这些沉默的大多数,他们会说些什么?有时候我努力去寻找,才发现原来我也是你们其中的一员。百度百科对工人的解释是不占有生产资料,靠工资收入为主的工业劳动者和手工劳动者。现在其实已经被简单的浓缩成了一个词打工者,一个打工者其实就是一个“工人”。
追寻工人,我们扣问的是财富的本源,扣问的是社会为何如此的不公,更是追问的全人类的未来。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