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左翼文艺
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食草动物:争气的琴,不争气的命

向下

食草动物:争气的琴,不争气的命 Empty 食草动物:争气的琴,不争气的命

帖子 由 Admin 周一 三月 18, 2013 11:07 pm



  食草动物:争气的琴,不争气的命
  -----观电影《钢的琴》有感
  
  
高高的烟囱、长长的管道、废弃的厂房、生锈的车床、灰暗的天空,熟悉的场景就这么虚虚实实、深深浅浅地出现在银幕中,这就是电影《钢的琴》故事所发生的地点----东北老工业基地某倒闭的国营钢厂。
  
  故事的主人公,是这个厂里略带痞气的下岗职工,名叫陈桂林。他有一个做着钢琴家梦想的女儿。在与前妻争夺女儿的抚养权时,女儿提出谁给她买架钢琴就跟谁。父女情深的陈桂林,不顾经济窘迫,坚定地要想方设法满足女儿的要求。借钱、讨债、甚至下作到去偷,都一一失败。濒临绝望之际,他意外知道了过去厂里的汪工程师能做钢琴的生产图纸,于是腆着老脸请回原厂里下岗的各种技工,利用废弃的厂房和资源共同制造出这世上绝无仅有的琴。
  以下岗职工生存状态为题材的电影,这些年很少见。即使有,拍得也很不真实。但《钢的琴》较为全面而真实地展现了他们的生存压力和生存技巧,很坚韧、很厚重。更难得的是,在诙谐表现这些下岗工人小缺点之余,这部电影奏响了对工人阶级的赞歌,把工人最主要一面----智慧、勤劳、仁义和力量----浓墨重彩地展现出来。
  
  最让我眼前一亮的情节,就是工人们与汪工程师一起集体生产钢琴的过程。当废旧的厂房里响起电钻声,生锈的机床开始车配件,通红的铸件在水中冒起淬火的蓝烟时,这群下岗工人们的灵魂复活了。他们不再是起初电影中所表现的那样,是卑微讨生活的小无赖、小杂耍或沉默寡言的打工者。他们干起工人的老行当,熟练地操作着这些如同老友一样的生产工具,眼神那么笃定,神情那么自如。8000多个零件安装而成的钢琴,居然在废弃的钢厂里由这群下岗工人给干出来了!当奔放的西班牙斗牛曲响起来时,这天马行空的创意、激 情如火的生产,就热腾腾地带着豪情呼啸而来!
  
  多么争气的琴!凝结着钢的意志、工人的力量!组织起来的工人们分工合作、各尽所能,陈桂林既是生产者,也是管理者。这打破了市场经济固有的神话,原来不需要资本家、不需要CEO、不需要CFO,组织起来的工人一样可以生产。所谓管理才干、企业家精神,被市场夸大得太多。
  
  电影以琴的完成做为结尾,貌似一个喜剧。可是,作为贯穿全剧的重要线索,即陈桂林女儿的钢琴家梦想到底实现没有,电影却没有交待。仅仅看到电影中展示的陈桂林日常生活的窘况,实在不能产生乐观的想像。难道千辛万苦有了琴就可以美梦成真吗?一个下岗工人还有多少经济的、人际的资源撑起女儿的梦想?
  
  做一个常识性的推想吧。当需要请名师辅导时,高昂的学费从哪里筹?当需要进一个名校时,找哪位贵人帮忙?以后就业,想找一个稍稍稳定点、体面点、接近梦想的工作,又该拜哪个庙门?重重障碍无法一一设想。估计为10多块钱忙活一天的陈桂林,哪怕早己擅长不断地放低姿态去笑对世态炎凉,也终将被某个冰冷的脸刺激到绝望。哭吗?乞求吗?纠结一夜该送多少礼品去敲开大门吗?有用吗?!再回想制造钢琴时的豪迈,这股力量怎么一回到现实中就无处伸展呢?怎么到了到处求人的境地?
  
  下岗,不单单是经济问题,更是社会地位的沉没。我见过不少正直的人,不怕苦、不怕穷、也不怕不公正的待遇,从不肯为自己的利益求人。唯有为儿为女的就业,万般艰难地低下头来。“君子求诸于己,小人求诸于人”,没有社会地位、又想堂堂正正做人的人,有几人能昂起头坚守这样的美德?这就是不争气的命!
  
  也许导演不愿把这个钢琴家的梦破灭给观众看,也许观众不能或不愿接受这没有梦想的悲剧,总之,这个奢侈的梦,不提也罢!还好,钢琴华丽丽地造出来了,也算看到了工人的力量,看到了这个群体奋起的希望。
   (作于2013年3月18日)














Admin
Admin

帖子数 : 117
注册日期 : 12-08-02

http://laomo.8008cn.net

返回页首 向下

返回页首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