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锋:我们再也回不去了!
新左翼文艺 :: 主题研讨会 :: 主题文艺讨论会 :: 第二次川渝新左翼文艺讨论会文集
第1页/共1页
田锋:我们再也回不去了!
----简评曹征路中篇小说《那儿》
前言
这篇小说给我的冲击力是很大的。作者短短的几万字,把中国工人阶级所处的历史转折阶段的不幸遭遇揭露得淋漓尽至,使我荡气回肠,反思不已!
小说情节的发展共有三条线索。一条主线:朱卫国直至自杀的经历;两条副线:“我”的思想经历变化和“罗蒂”的自杀经历。但这两条副线与主线的关系是有差别的,“罗蒂”的自杀暗喻了主线的结局同时充实了主线的情节发展,相互照映,这是一主一副两条线都是悲惨的“死”线!
“我”的个人思想经历的变化这条副线恰好是随着主线人物的情节发展而发展变化的,当朱卫国自杀后,而最终已经觉悟了的“我”这一个小知识分子走入了工农群体,去找寻自己的阶级同伴和实现自我价值的劳动的塑造。这是一条“生”线!
因此,作者通过这两“死”一“生”三条线索的情节构思也就巧妙的将工人阶级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用自己的方式连接了起来,也暗指出了工人阶级未来的希望!
悲乎,怒耶,恨矣
悲痛--这是我看了这篇小说的首先有的感受。痛惜曾今的豪气干云的工人姐妹为了挣点自己孩子的手术费,不得不出卖自己的身体;还痛惜一条忠于主人的好狗“罗蒂”不惜用自杀来表达自己的愤怒;最痛惜的是朱卫国最终用自杀来表达自己的绝望。
当看到朱卫国自杀的那一段描述时,我悲自心出,情不自禁的泪流满面,失声痛哭。
愤怒--这是我看了这篇小说的第二个感受。“霓虹灯下的哨兵”一个曾经高尚的时代称呼,竟然被这个“特色社会主义”解构成了卖淫行业的特殊称谓,共和国的光荣历史就是这样被特色官僚集团抹黑了;“罗蒂”的死是被月月手中的编织袋给害的,月月却不知道把他丢掉,还无意识的拿在手里,这条编织袋对于“罗蒂”来说就是一段悲惨的经历的象征。而工人阶级的悲惨遭遇也正是特色官僚集团举在手里的“共*产*党*”和“社会主义”这两大招牌把工人阶级给麻痹后出卖了。很显然,对于特色官僚集团而言,他们要完成的历史作用就是把“共*产*党*”和“社会主义”这两个牌子解构成“罗蒂”眼中的编织袋,然后毫不留情的把她扔掉,完成“改革”!
作者这里用的这个暗喻十分的巧妙,编织袋对于“罗蒂”是生不如死的象征;而*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两大招牌对于工人阶级原本却是一种信任和依靠的象征,正是这种信任和依靠感才使得特色官僚集团完成了把整个工人阶级推入同样是生不如死的境地,实现了对这两大优秀传统招牌的彻底颠覆,达到了把她们从曾经的“崇高自豪”的名称概念到普通至“编织袋”处境的转换。
最让我愤怒的是特色官僚集团对工厂的改制手段--不达目的誓不罢休。朱卫国为了保护工人的政治和经济利益,连续被官僚出卖了三次,最终绝望自杀。这样的结果官僚是乐于见到的,因为特色官僚改制的目的就是要消灭工人们具有的工人阶级的整体的阶级意识和有觉悟的工人领袖人物!特色官僚的三次出卖不是简单的*贪*污*腐*败**,而是为了贯彻“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治纲领,他们要把历史上的曾经是强大的顶天立地的工人阶级作为一个整体的政治力量消灭掉,而只剩下一堆等待宰割的个人,成为为官僚和资本当奴隶的人口资源!
仇恨--这是我看了这篇小说的第三个感受。特色官僚集团对于作为政治力量的工人阶级有着刻骨的仇恨。官僚集团通过76年政变全面否定“文革”后,到90年代已经彻底演变成一个特权阶层,共*产*党*想通过“文革”实现工人阶级中的领袖掌握国家权力的政治意图和目的基本落空了。从权力的角度来说,一山不容二虎,既然官僚精英集团掌握了国家和党的权力,工人领袖和工人阶级的政治力量必然会被削弱直至被消灭,因此官僚集团对国营工厂的改制实质就是一场残酷的阶级斗争。然而朱卫国为首的工人阶级群体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还依然把特色官僚集团作为一个依靠的力量,也就注定了朱卫国他们被玩弄于官僚的股掌之上的命运。官僚的目的是培养资本家,让少数人先富,朱卫国也可以被收买,也可以成为先富者,但就是不允许朱卫国带领工人搞共同富裕!
这就充分说明了剥削阶级和工人阶级之间的仇恨总是客观存在的,只不过有时候剥削阶级的身份十分的隐蔽,正如毛*泽*东*所说“资产阶级就在党内”,他们大多都是干部的身份,具有极大的欺骗性,因此工人阶级没有理论的武装和政治自觉就会总是吃亏的。
我们再也回不去了
小说中通过“我”的外婆之口,将“英特纳雄耐儿”变成了“那儿”,外婆首先是听力不好,然后就是听不见了,于是这种称呼改变就形成了。这其实暗喻了中国的国家性质的改变,从“社会主义”质变成“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
“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就是实用主义,本质就是资本主义。只有搞资本主义,官僚手中的权力才能够通过种种寻租捞取金钱,谋取私利,聚财传给自己的子孙后代。因此“特色社会主义”的纲领就是“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至于先富带后富的问题是否有解,就不管了。
“那儿”这个题目也暗喻了在特色官僚集团掌管下的中国,共产主义信仰是永难到达的“彼岸”,不再是全国人民曾经共同努力为之奋斗希望早日到达的“此岸”,这是两个不同的方向,中国就是这样被特色官僚集团引向另一个方向,这也就是毛*泽*东*反复说过的“两条路线的斗争”的结果!
这样的名称的改变,就已经宣告了掌控我们这个党和国家的官僚集团已经从为了实现共产主义的理想和信念的道路中分道扬镳了!
中国工人阶级的阶级意识和政治意识先天不足,在整个新中国的建立过程中,起的历史作用不大,没有经历残酷的自发到自觉的政治斗争的发展,实际是在建国后的毛*泽*东*为首的党的培养下逐步发展起来的,不客气的说是温室里培养成长起来的一个阶级群体,没有经历过大风大浪的锤炼。尽管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工人阶级付出了巨大的力量和热情,取得了史无前例的历史成就,但是作为一个整体的阶级力量显得政治斗争意识和政治能力不够是明显的,特别是“文革”时期,工人阶级的整体政治意识和能力表现相当的幼稚,被挑拨,被收买,被分裂。
小说中的朱为国就是在这样一个时代成长起来的一个典型的工人领袖。他的身上代表了那个时代工人阶级的淳朴的政治觉悟和自发的政治意识。开始他只知道上层官僚出了问题,却不知道是这个党组织本身出了问题。于是出现了不断上访的现象,以为告倒贪官就可以维护工人的集体利益,但是最终的现实让他彻底明白了工人阶级作为一个整体的政治力量必须被解体,而自己作为一个工人领袖的身份是必须被彻底消灭掉的。这样的现实逼迫他背叛作为工人阶级中一个优秀分子曾经取得的光荣的历史功绩,彻底否定自己的光荣历史,工人阶级曾经的战天斗地的时代,是国家的领导阶级的时代在他这里将结束了。
回不去了,回不去了,再也回不去了!他的理想和荣誉都化为了虚幻,他是工人阶级中的优秀者也是理想主义者,也是痛苦的迷茫者,最终对组织的绝望让他选择了结束人生!
结语
朱卫国时代的工人阶级在历史上有两大缺陷:首先是工人阶级的文化水平不高,绝大多数都是文盲,因此政治理论水平和政治领导能力肯定是普遍低下的,没有政治甄别能力和政治敏感性,这就导致了被欺骗和出卖的一个客观原因。其次是工人阶级自己没有领导过残酷的阶级斗争经历,属于培养起来的一代工人阶级,不是斗争起来的一代工人阶级,因此缺少主动性和战斗性,缺乏坚定维护自己阶级利益的政治意志和政治决心,这是这代工人阶级失败的主要原因。
朱卫国的自杀和苏联巨变后许多共*产*党*员自杀的原因是一致的,对党和国家的前途绝望产生了生不如死的情感挫折。我们所有的坚持共产主义理想的共*产*党*人都可能要面临这一个历史时刻,因此毛*泽*东*同志所说的“中央出了修正主义,你们怎么办?”的问题是我们必须解答的历史难题!
当代的中国,工人阶级已经出现了重大的变化,工人群体也有了成分复杂的组合,他们的文化素养和总的人数已经远远超过了朱卫国时代的工人阶级群体,他们的政治理论和政治能力必然也会超过传统的工人群体。从近两年的工人群体性事件来看,他们的政治经验和政治决心也会在将来的斗争中得到充分的发展,只有新兴工人阶级在斗争中成长起来,我们的党回归无产阶级党性和国家回归社会主义道路才真正的有希望!
前言
这篇小说给我的冲击力是很大的。作者短短的几万字,把中国工人阶级所处的历史转折阶段的不幸遭遇揭露得淋漓尽至,使我荡气回肠,反思不已!
小说情节的发展共有三条线索。一条主线:朱卫国直至自杀的经历;两条副线:“我”的思想经历变化和“罗蒂”的自杀经历。但这两条副线与主线的关系是有差别的,“罗蒂”的自杀暗喻了主线的结局同时充实了主线的情节发展,相互照映,这是一主一副两条线都是悲惨的“死”线!
“我”的个人思想经历的变化这条副线恰好是随着主线人物的情节发展而发展变化的,当朱卫国自杀后,而最终已经觉悟了的“我”这一个小知识分子走入了工农群体,去找寻自己的阶级同伴和实现自我价值的劳动的塑造。这是一条“生”线!
因此,作者通过这两“死”一“生”三条线索的情节构思也就巧妙的将工人阶级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用自己的方式连接了起来,也暗指出了工人阶级未来的希望!
悲乎,怒耶,恨矣
悲痛--这是我看了这篇小说的首先有的感受。痛惜曾今的豪气干云的工人姐妹为了挣点自己孩子的手术费,不得不出卖自己的身体;还痛惜一条忠于主人的好狗“罗蒂”不惜用自杀来表达自己的愤怒;最痛惜的是朱卫国最终用自杀来表达自己的绝望。
当看到朱卫国自杀的那一段描述时,我悲自心出,情不自禁的泪流满面,失声痛哭。
愤怒--这是我看了这篇小说的第二个感受。“霓虹灯下的哨兵”一个曾经高尚的时代称呼,竟然被这个“特色社会主义”解构成了卖淫行业的特殊称谓,共和国的光荣历史就是这样被特色官僚集团抹黑了;“罗蒂”的死是被月月手中的编织袋给害的,月月却不知道把他丢掉,还无意识的拿在手里,这条编织袋对于“罗蒂”来说就是一段悲惨的经历的象征。而工人阶级的悲惨遭遇也正是特色官僚集团举在手里的“共*产*党*”和“社会主义”这两大招牌把工人阶级给麻痹后出卖了。很显然,对于特色官僚集团而言,他们要完成的历史作用就是把“共*产*党*”和“社会主义”这两个牌子解构成“罗蒂”眼中的编织袋,然后毫不留情的把她扔掉,完成“改革”!
作者这里用的这个暗喻十分的巧妙,编织袋对于“罗蒂”是生不如死的象征;而*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两大招牌对于工人阶级原本却是一种信任和依靠的象征,正是这种信任和依靠感才使得特色官僚集团完成了把整个工人阶级推入同样是生不如死的境地,实现了对这两大优秀传统招牌的彻底颠覆,达到了把她们从曾经的“崇高自豪”的名称概念到普通至“编织袋”处境的转换。
最让我愤怒的是特色官僚集团对工厂的改制手段--不达目的誓不罢休。朱卫国为了保护工人的政治和经济利益,连续被官僚出卖了三次,最终绝望自杀。这样的结果官僚是乐于见到的,因为特色官僚改制的目的就是要消灭工人们具有的工人阶级的整体的阶级意识和有觉悟的工人领袖人物!特色官僚的三次出卖不是简单的*贪*污*腐*败**,而是为了贯彻“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治纲领,他们要把历史上的曾经是强大的顶天立地的工人阶级作为一个整体的政治力量消灭掉,而只剩下一堆等待宰割的个人,成为为官僚和资本当奴隶的人口资源!
仇恨--这是我看了这篇小说的第三个感受。特色官僚集团对于作为政治力量的工人阶级有着刻骨的仇恨。官僚集团通过76年政变全面否定“文革”后,到90年代已经彻底演变成一个特权阶层,共*产*党*想通过“文革”实现工人阶级中的领袖掌握国家权力的政治意图和目的基本落空了。从权力的角度来说,一山不容二虎,既然官僚精英集团掌握了国家和党的权力,工人领袖和工人阶级的政治力量必然会被削弱直至被消灭,因此官僚集团对国营工厂的改制实质就是一场残酷的阶级斗争。然而朱卫国为首的工人阶级群体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还依然把特色官僚集团作为一个依靠的力量,也就注定了朱卫国他们被玩弄于官僚的股掌之上的命运。官僚的目的是培养资本家,让少数人先富,朱卫国也可以被收买,也可以成为先富者,但就是不允许朱卫国带领工人搞共同富裕!
这就充分说明了剥削阶级和工人阶级之间的仇恨总是客观存在的,只不过有时候剥削阶级的身份十分的隐蔽,正如毛*泽*东*所说“资产阶级就在党内”,他们大多都是干部的身份,具有极大的欺骗性,因此工人阶级没有理论的武装和政治自觉就会总是吃亏的。
我们再也回不去了
小说中通过“我”的外婆之口,将“英特纳雄耐儿”变成了“那儿”,外婆首先是听力不好,然后就是听不见了,于是这种称呼改变就形成了。这其实暗喻了中国的国家性质的改变,从“社会主义”质变成“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
“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就是实用主义,本质就是资本主义。只有搞资本主义,官僚手中的权力才能够通过种种寻租捞取金钱,谋取私利,聚财传给自己的子孙后代。因此“特色社会主义”的纲领就是“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至于先富带后富的问题是否有解,就不管了。
“那儿”这个题目也暗喻了在特色官僚集团掌管下的中国,共产主义信仰是永难到达的“彼岸”,不再是全国人民曾经共同努力为之奋斗希望早日到达的“此岸”,这是两个不同的方向,中国就是这样被特色官僚集团引向另一个方向,这也就是毛*泽*东*反复说过的“两条路线的斗争”的结果!
这样的名称的改变,就已经宣告了掌控我们这个党和国家的官僚集团已经从为了实现共产主义的理想和信念的道路中分道扬镳了!
中国工人阶级的阶级意识和政治意识先天不足,在整个新中国的建立过程中,起的历史作用不大,没有经历残酷的自发到自觉的政治斗争的发展,实际是在建国后的毛*泽*东*为首的党的培养下逐步发展起来的,不客气的说是温室里培养成长起来的一个阶级群体,没有经历过大风大浪的锤炼。尽管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工人阶级付出了巨大的力量和热情,取得了史无前例的历史成就,但是作为一个整体的阶级力量显得政治斗争意识和政治能力不够是明显的,特别是“文革”时期,工人阶级的整体政治意识和能力表现相当的幼稚,被挑拨,被收买,被分裂。
小说中的朱为国就是在这样一个时代成长起来的一个典型的工人领袖。他的身上代表了那个时代工人阶级的淳朴的政治觉悟和自发的政治意识。开始他只知道上层官僚出了问题,却不知道是这个党组织本身出了问题。于是出现了不断上访的现象,以为告倒贪官就可以维护工人的集体利益,但是最终的现实让他彻底明白了工人阶级作为一个整体的政治力量必须被解体,而自己作为一个工人领袖的身份是必须被彻底消灭掉的。这样的现实逼迫他背叛作为工人阶级中一个优秀分子曾经取得的光荣的历史功绩,彻底否定自己的光荣历史,工人阶级曾经的战天斗地的时代,是国家的领导阶级的时代在他这里将结束了。
回不去了,回不去了,再也回不去了!他的理想和荣誉都化为了虚幻,他是工人阶级中的优秀者也是理想主义者,也是痛苦的迷茫者,最终对组织的绝望让他选择了结束人生!
结语
朱卫国时代的工人阶级在历史上有两大缺陷:首先是工人阶级的文化水平不高,绝大多数都是文盲,因此政治理论水平和政治领导能力肯定是普遍低下的,没有政治甄别能力和政治敏感性,这就导致了被欺骗和出卖的一个客观原因。其次是工人阶级自己没有领导过残酷的阶级斗争经历,属于培养起来的一代工人阶级,不是斗争起来的一代工人阶级,因此缺少主动性和战斗性,缺乏坚定维护自己阶级利益的政治意志和政治决心,这是这代工人阶级失败的主要原因。
朱卫国的自杀和苏联巨变后许多共*产*党*员自杀的原因是一致的,对党和国家的前途绝望产生了生不如死的情感挫折。我们所有的坚持共产主义理想的共*产*党*人都可能要面临这一个历史时刻,因此毛*泽*东*同志所说的“中央出了修正主义,你们怎么办?”的问题是我们必须解答的历史难题!
当代的中国,工人阶级已经出现了重大的变化,工人群体也有了成分复杂的组合,他们的文化素养和总的人数已经远远超过了朱卫国时代的工人阶级群体,他们的政治理论和政治能力必然也会超过传统的工人群体。从近两年的工人群体性事件来看,他们的政治经验和政治决心也会在将来的斗争中得到充分的发展,只有新兴工人阶级在斗争中成长起来,我们的党回归无产阶级党性和国家回归社会主义道路才真正的有希望!
红色的小鼓- 帖子数 : 32
注册日期 : 12-08-04
年龄 : 60
地点 : 四川成都
新左翼文艺 :: 主题研讨会 :: 主题文艺讨论会 :: 第二次川渝新左翼文艺讨论会文集
第1页/共1页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