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左翼文艺
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电影《怦然心动》:感觉与迷信

向下

电影《怦然心动》:感觉与迷信 Empty 电影《怦然心动》:感觉与迷信

帖子 由 品巴山 周五 八月 24, 2012 10:42 pm


我时常想人活着是为什么?但是却找不到确信的答案。所以常常想一些美好的事物,电影《怦然心动》有打动我的地方,虽然异国他乡,虽然文化不同,但是,我相信有些东西确乎是有共同感受的,在这个基础上,谈人类“普世”的东西,没有利害关系,我觉得可能才有超越时代的东西出来。

这部由小说改编的电影,应该说在展现上有难度的,把人在成长过程中的感悟要表达出来,其实是很不容易的。电影采取了双向视角的表现手法,一个是男孩的叙述,一个是女孩的叙述,在加上旁白,其实要表达的完全可以将电影时间砍半再砍掉一些,然而看起来轻松愉快,把整个故事让在回忆的架构上,加上背景和音乐,应当说是一部很不错的精神尚悦电影。

然而,它也引发我思考一些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比如:早恋。电影里面好像没整个说法,难道是童年的视角。我确乎有些情感是自然而然诞生的,人为的塑造和架构,都是为了更为宏大的解释框架。这在某种感觉上似乎也有整体与局部,宏观与微观,甚至外在和内心。当我们批评“自由主义”强调解放自我的时候,我们是否也关心了人的内在精神世界,或者我也犯了了自由主义的错误。人文主义从马列分化出来,代表了某种这种触及人内心的努力和尝试。今天在很多的领域我们一定要有马克思写资本论的勇气和毅力,从简单的“商品交换”开始,一砖一瓦的描述整个资本的大厦,我们在构建新的社会的时候,构建一种同样基于吃,穿,住,行,思的生活,我想同样重要,甚至这个问题,才能解决复辟,革命,再复辟的问题吧。

电影中,女孩一眼见到这个男孩的时候就“怦然心动”了,作为这种一见钟情其实也是爱情中常常探讨的话题,这个话题引深一点,甚至有“宗教”和哲学的意味,那就是爱情有“先验”的或者换个说法有必然的或者说有神安排的吗?感觉很多时候是直接触发的,我们会虔诚的相信像个迷信的教徒。电影中,在成长的过程中,其实有不断对这个感觉的结果重新的认识。我们要不要相信我们自己的感觉?就像朱莉相信——树是圣洁的(特别是她最爱的梧桐树)、她在后院里饲养的鸡生出来的鸡蛋是最卫生的、以及总有一天她会和布莱斯·罗斯基接吻——一样。这些感觉是否是超越唯物辩证法法认识的范畴的?

可这些认识,构成了我们今天大部分的世界。我们能够感觉到高楼大厦,我们能够感觉到流行音乐带来的声音的刺激,我们能感觉到科技给我们带来的视觉体验。物质堆砌的世界,缤纷多彩。有时候,我真的会想,这究竟是个人类的认识问题,还是个生产力水平问题,还是个其他未知的一个什么问题呢?我清楚矛盾虽然集中在意识形态上,可是真正的问题其实就在生活之中,而这些都像水一样,一个初恋的故事,平常无奇,轻松幽默,有什么问题?会有什么问题?可是当两个文化碰撞的时候,为什么就抵御不了,或者怎么兼容并包。

新左翼文化的生命力,会体现在那个地方?——怦然心动?!


品巴山

帖子数 : 37
注册日期 : 12-08-07

返回页首 向下

返回页首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