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左翼文艺
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田锋:革命、自由和解放

向下

田锋:革命、自由和解放 Empty 田锋:革命、自由和解放

帖子 由 自由自在 周一 九月 24, 2012 12:28 pm

田锋:革命、自由和解放
——简评黄纪苏话剧《切*格瓦拉》

“每一个单独的个人的解放程度是与历史完全转变为世界历史的程度是一致的。”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前言

黄纪苏编剧的话剧《切*格瓦拉》对于的中国左翼思潮的复苏是有着巨大推动作用的,当国人都渐渐淡忘了革命的历史传承的时候,切剧横空出世,激发了国人对革命这一推动人类历史发展的动力再次的讴歌和坚守。

话剧《切*格瓦拉》是一场时尚的现代剧。尽管展现的内容是革命题材,但是表现形式和技巧,剧情的结构编排都具有十分新颖和独到的时尚意识。语言诙谐,表演夸张,舞台形式多样,结合了歌唱,朗诵,音乐,形体甚至是行为艺术的方式来表达剧中人物的情感和命运,最有共鸣的就是运用当下的主流社会的语言符号来表述切*格瓦拉面对的历史现实,将两个革命胜利后时代的共同点:贪*污*腐*败,信仰褪色,理想死亡 -- 这一鲜活的历史现实呈现在观众面前,给人震撼,的确是一道视觉和听觉的文艺大餐,同时也是一次精神和信仰的高强度洗礼!

话剧《切*格瓦拉》共分四幕,通过四个片段来分阶段展示切*格瓦拉革命的一生,运用当下的时髦流行的语言和主流的去革命化意识形态来反向演绎切*格瓦拉的人生历程,在剧中不断的用轻蔑的、质疑的甚至是否定的台词语言来表达切*格瓦拉的生活和革命道路的选择,相反的取得了出奇的肯定的正面效果,不得不说导演和编剧的功力是一流的,正面人物通过反向表达,一样的出彩,一样的高尚,一样的鼓舞人心!

整场演出结构紧凑,舞台场景转换简洁明快。演员表演干练,角色把握准确,同时通过灯光和场景色调的补充来弥补稍有些单调和简陋的舞台布景,尤其是通过舞台表达形式的多样化,完全运用剧情表达吸引了观众的注意力,几乎忽略了舞台本身的简陋,这也是一个与主流舞台话剧繁琐布景和冗杂道具的反向操作的经典案例,也充分的说明了有思想性的剧目不一定需要奢华的舞台布景,同样能获得观众的认可和成功。


继续革命与反思革命

话剧《切*格瓦拉》重新提出了革命理想的坚持和反思的问题,因此对整个左翼的思想震动是巨大的。古巴革命胜利后面临的问题与中国革命胜利后的问题具有一致性,剧中的“新人”一幕对此作了深刻的揭示,切*格瓦拉面对这一个历史的难题首先是迎难而上,在这一点上与毛*泽*东的选择是一致的,但是在与新的官僚集团短兵相接后,很快的切*格瓦拉就败下阵来,他所推崇的“新人”运动宣告失败了。然而毛*泽*东却选择了顽强的抗争,文*革坚持了十年,对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产生了许多的新生政治形态,比如人民公社(文革前)、红卫兵运动、革命委员会,直到他的生命结束还在为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理论呕心沥血。

革命不是问题但是继续革命就成了问题。切的革命理想受到了挫折,但是作为理想主义者的他的革命热情是不可遏制的,于是他面临了两难的选择,继续革命的两种形式:把古巴革命进行到底或者换个地方复制古巴革命的成功。这种情况下革命者的个人素质就成了一个重要的选择因素,尤其是对革命基本规律的把握将决定这种选择的最终历史结果。

中国革命经历了28年,其间中*共击败了当时世界上的众多强敌,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知道革命的艰辛,也掌握了革命的基本本质和基本(普遍)规律,尤其是革命领袖毛*泽*东对中国革命的认识基本上代表了当时中国革命者的理论认识高峰,这也就区别在毛*泽*东对境外共产主义革命运动的支持方式上和领导国内继续革命运动方式上的完全不同,这样的战略高度是一般的革命者很难企及的。古巴革命历史时间很短,只有6年时间,主要的敌人也只是国内敌人,不管是复杂性和艰巨性,经验性和理论性,与中国革命相比都不在一个层次上,具有较大局限性、特殊性和偶然性,他的革命领袖也很难总结出革命的普遍规律,能认识到革命的本质就更难了。因此切*格瓦拉出于对自己革命理想的坚持,在“新人”运动受挫后选择了出走,到其他地区复制古巴革命的模式,最终失败也就具有了必然性。

对于切*格瓦拉的再次革命道路的选择,我们左翼应当反思。他的失败究竟应当归咎于他的个人英雄主义的失败还是归咎于他对社会主义革命的普遍规律的把握出了问题,对于我们当前是有借鉴意义的。总体来看,本人还是倾向于是切对革命的普遍规律的认识有问题,经验主义和个人主义成为他对革命规律认识的主要来源,而古巴革命胜利又不具有普遍性,因此如果异地复制古巴革命相同的革命道路就很容易水土不服铸成大错。

那么革命的普遍规律是什么?话剧中也深刻的揭示了一些端倪。比如小资产阶级(中产阶层)对切的冷嘲热讽和不理解,而不是中国革命中小资产阶级对中共的同情;工人群体对切的革命的冷眼旁观和不认同,而不是中国革命中的工人群体的鼎力支持;农民群体对切的队伍提供免费医疗是占便宜的接受和嘲笑这种傻子行为转身就出卖了切的队伍,而不是中国革命中为之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尤其是由于没有群众基础切的游击队没有新的兵员来源,导致队伍战士越来越少,战斗力越来越差,相反中国革命战争中总是红军越打越多,解放军越打越强等等。这些细节的展示其实就已经揭示了切必然失败的命运,也同时告之了我们革命者如果不按照革命的普遍规律办事,是要受到惩罚的。

对革命的普遍规律的把握决定了革命最终的成败。社会矛盾是否达到了革命的临界点?人民是否有革命的需要?革命的准备是否充分?革命的方式是否已经唯一没有别的选择?这些都是属于革命的普遍规律的认识,但是对于左翼而言,要准切的把握每一个问题是很难的,但是如果这些问题没有把握好,每一个问题都是致命的,就算是准确的把握了这些问题,还要能够准确的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并进行实践运用,而我们许多的左翼群众都基本很难有这么深入的思考和分析,胸中的愤懑和不满被情感和情绪所左右,有理性的革命者才是可贵的。

当然,作为革命者最宝贵的不是智慧而是勇气,尤其是在社会变革中,如果缺少胆识是不可能成功付诸于实践的,就算是有了全套的解决方案也没有丝毫意义。

革命的本质是什么?我们左翼也应当反思。毛*泽*东和切*格瓦拉都面临的同一个问题:革命胜利之后怎么办的问题,这就是革命的本质问题。话剧演绎了切在这个问题上吃了败仗,说明了这个问题的艰巨和复杂,丝毫不比革命本身容易,其难度实质已经超越了革命。

话剧中的“新人”一幕就揭示了革命本质的深刻性。革命本质具有极强烈的现实性,许多人找不到答案,或者回避或者叹息,话剧中同样也没有答案,只有切被迫出走的叹息。

毛*泽*东选择了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然而在实践中出现了巨大的问题,导致中*共对这一社会实践的完全否定,也导致了我们无法从中总结统一的正面的经验,文*革问题是我们左翼群体的在目前绕不过的一个坎。因此,如果革命本质问题我们左翼解决不了,没有自己的答案,最终也只有回避或者叹息。


自由和解放

人的自由和解放是社会主义的本质,也是革命的本质。个体的自由和解放与群体的自由和解放只有在一致的时候,社会才是发展和进步的,否则要么是落后的、开历史倒车的,要么是偏激的、想超历史快车道的。

人的问题始终是一个社会发展的关键问题。历史上的王朝兴替产生的根源就是群体的自由和解放总是落后于个体的自由和解放:在经济形式上的表现就是贫富差距;在文化形式上的表现就是文盲与才子;在政治形式上的表现就是草民与官僚。当少部分个人占有的财富超过了群体财富的一定比例造成群体无法生存的时候,就会发生暴力起义,循环往复直到社会主义革命的产生并走上真正的科学社会主义道路才会结束。

回首毛*泽*东时代,由于理论运用和操作的实践出了偏差,我们不得不承认大多数时候个体和群体的自由和解放也是不一致的,个人自由和解放明显的落后于群体,想超历史的快车道,翻车了,导致三十年后的今天重新回到了过去那种个人的自由和解放再次超过了群体的自由和解放,矛盾再现,循环往复的暴力起义或将再现。

相反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关于个人和群体的利益的平衡点把握很好,这种对国内利益一致性的精确控制实现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稳定。当然他们这些发达国家有这样一种机会就是由于世界其他落后国家为之提供利益输送的管道,造成了亚非拉的极度穷困、资源耗竭和生态恶化。不过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稳定也只是暂时的,一旦整个亚非拉人民出现了生存问题,资本主义体系的最终崩溃也是难免的。

中国是为资本主义陪葬还是走科学社会主义道路自救是个问题,不过历史留给中国的时间也许不多了。

结语


话剧《切*格瓦拉》在二十一世纪初登台,重现左翼革命理想主义,本质上是中国人民对自身民族危机的反思,也是对民族未来的呐喊,更是对人类走向的真诚呼唤!
[/size][/size]

注:革命专指社会主义革命。

(2012-9-24成都)[/size][/size][/size][center]

自由自在

帖子数 : 6
注册日期 : 12-09-07

返回页首 向下

返回页首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