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永健:童年的眼光 --- 《我11》观感
新左翼文艺 :: 主题研讨会 :: 主题文艺讨论会 :: 第一次川渝新左翼文艺讨论会文集
第1页/共1页
赵永健:童年的眼光 --- 《我11》观感
赵永健:童年的眼光 --- 《我11》观感
看完《我11》之后,一个突出的感觉,这是一个以11岁少年的眼光看待社会的影片,然而有童年的眼光么?
一个11岁的少年,自然有心目中的世界,可是他能表达清楚么?而人到成年,中年,老年能清楚的琢磨和表达11岁时的世界么?导演王小帅无疑在这部影片中倾注了太多的童年记忆的片段。想想我的11岁,也有很多值得纪念的片段,然而要成就一段故事,或者是牵强的。有些片段当年记住了,没有理解,在成长的过程中理解了也不是不可能。可是要还原真实,我认为还是勉强的,因为这部《我11》虽然是要表达11岁少年的眼光看待11岁经历的时代,于其说是少年的眼光,不如说是回忆少年的眼光,那么我们以懵懂的眼光和更为宽容的视野来理解这样一部影片,于其说是符合潮流,不如说是幼稚的。
这部影片有很多产生共鸣的地方,比如说爬杆,滚玻璃珠,红领巾,白衬衣,广播体操,下河嬉戏,捉迷藏,熟悉的广播,拥挤的房子,……这些旧的,处在人们记忆深处的东西,总是容易产生共鸣的。其实,选景也蛮不错的,对我自己而言,这些场景容易产生亲近感。而且故事的主要情节,应该说也是正义的,为什么是正义的,一个女孩被调戏了,哥哥出面放火,杀人,逃跑,当然后面撤出的可能更为复杂。但是基本故事框架,应该说没什么问题。即使是编的,我愿意相信有这种存在的真实。可是这样的故事,放在哪个时代没有?所以,引起我们共鸣的虽然是时代的,可是作者要叙述的却是一般的。那么,就有必要问一问,作者为什么选择了这样一个故事来表达他想要表达的时代?
另外一个吸引人的地方,当然是性。那么,我们也从性说起。我有时候也自我有疑问,就是为什么左一点的文化不谈性,而右一点的文化则似乎非谈不可呢?这个不是有没有的问题,而是提倡不提倡的问题,或者说这是一个人类要放开欲望还是要克制欲望的问题。我甚至听过这样的观点,改革开放的春风,完全是邓丽君的歌声吹动的。导演欲要表达的时代,对于我这样的80后而言,没有切身的感受,正面的或者负面的其实多少与我们无关,可是我们却被拉到了这漩涡中来,靠你们双方的辩词,要我们分一个是非来。早年看佛洛依德的梦的解析,我也深深地被其中的观点震撼,后来看另外一部外国影片,也一个男孩看女人的故事,人类对性的探索,混合与生俱来的激素,除了追求短暂的新奇和高潮外,人类有脱离动物更远的追求和理想。有人说,这部影片是文艺片,网上看报道导演谈影片也着重谈了有关性的片段,这大概是媒体时代最能吸引眼球,最能创造票房,也最容易让人感到虚无的沸点了。那么,导演在这里对性的表达有没有新意和创建呢?或许他已经充分表达了他的美感,但是我却留不下什么深刻的印象,因为本身就不深刻。哪怕是对懵懂和发育的阐释。
真正独具匠心的是导演对于政治符号和意识形态的表达。无论是作为主要线索的白衬衣【变现时代物质的匮乏】,还是作为演员的父亲对于孩子的谆谆教导【花怎能一样呢,每一个生命都是不同的,需要自由。】,还是保皇派和411的派系斗争【突出的斗争居然是因为一个奸淫的案件】,还是喝酒唱歌对于曲目的选择【生活情趣没了】,还是谢知识分子的诉衷肠【发配穷山沟,专业无用武之地】,这些伤痕的手法实在是很多,当然我并不能说他所讲的故事就没有,可是时间已经是改革开放后的30多年了,30多年来又有一代一代人成长起来,所谓被迫害的知识分子讲的悲伤的故事,在中国并没有减少,或者从一群人发生到另一群人身上了,那么所谓的时代灾难和迫害,岂不是不攻自破了,这样一个神话于其说被时间消磨了,还不是说这样的正当性已经被这些人自己用光了。
最可圈点的本影片的点睛之笔,可谓是对《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歌词的全新演绎,记住那个时间,记住歌词唱到什么地方嘎然而止,把这种歌配合整部影片的背景和基调,这就是导演想要表达的抽象寓意。而怀旧,性,环境不过是这种表达的形势,而他这种要代替我们以偏概全的灌输给我们对于那个时代基本的情感基调,我不知道在华夏大地上还能引起多少劳动者的共鸣?
新左翼文艺 :: 主题研讨会 :: 主题文艺讨论会 :: 第一次川渝新左翼文艺讨论会文集
第1页/共1页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