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左翼文艺
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黄河:劳动人民的文艺作品创作的经典

向下

黄河:劳动人民的文艺作品创作的经典 Empty 黄河:劳动人民的文艺作品创作的经典

帖子 由 Admin 周三 十月 17, 2012 11:02 pm

黄河:劳动人民的文艺作品创作的经典
------兼谈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的创作背景

从《东方红》筹拍的那天起每一位演出人员都把这个演出机会当成自己一辈子的荣誉当然做出来的东西当然会很棒。
  演员们表演时表情的专注没有任何杂质的声音。最令我感到震惊的是后面的背景图片竟然是人工画在幻灯片上播放出来的真的太了不起了在幻灯片上画东西原本就非常不容易而能够做出这样动态的变化真是太牛了
  另外一个现象就是当时***主席和周恩来总理就坐在台下呢但是却没有他们的一个镜头。这个和现在是很大的区别的现在是不管什么节目春晚也好神七发射也好镜头一定切到领导脸上3秒钟。这场舞台剧是真真正正属于全中国劳动人民的属于工农兵的优秀文艺作品。
  《东方红》诞生于1964年“文革”前夕这一点看似偶然而实际上却恰是最富历史意味的一刻它仿佛为“十七年”中国电影画上了一个意味深长、可堪回味的句号。
 1964年正值新中国成立15周年庆祝活动中需要一些重点节目。7月13日周恩来受陈毅邀请到上海观赏第五届“上海之春”开幕式演出过的音乐舞蹈剧《在***旗帜下高歌猛进》。看罢此剧周恩来受到启发下决心亲自抓一部大型舞蹈史诗作品。
  周恩来一回到北京马上找来周扬及文化部、总政文化部有关负责人谈了他的设想。周恩来表示“我有这么一个想法就是最好在15周年国庆把我们革命的发展从党的诞生起通过艺术表演逐步地表现出来……”一开始有人主张用音乐会的形式后来周恩来建议是否能搞歌舞会这样更贴近群众更容易反映中国***领导的革命。7月18日决意提出7月底晚会开始启动这意味着仅仅50天的时间就要弄出一台大型晚会。
  关于大歌舞的名称问题导演周巍峙建议用“东方红”周恩来立即表示赞同。而且参考了国外的概念后又经过讨论研究决定晚会还冠以了“音乐舞蹈史诗”的名称。
  周恩来亲自在全国调兵遣将动用了3000多人的大型阵容聚集了当时最权威、最著名的作词、作曲家和歌唱家综合歌曲、戏剧、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讲述了从帝国主义侵华中国***成立二万五千里长征八年抗战到新中国成立的革命历程。
  《东方红》在人民大会堂演出结束后八一电影制片厂奉命同北京电影制片厂、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一起承担拍摄该电影的任务。为此周恩来特意在人民大会堂召开了电影艺术家座谈会讨论怎样把舞台演出搬到银幕上。“要让观众像坐在大会堂里看《东方红》演出一样”被当作拍这部电影的总体要求。
  在实际拍摄工作中有些舞台演出的特点在拍电影时都成了特大难点。比如原来大歌舞全部演出的幻灯背景是由200多个小幻灯同时投影到天幕上组成大约800平方米整幅巨大的可以有简单动作如流水、飞云、光芒等的画面———几乎同电影的切换镜头差不多有很好的艺术效果。但在拍电影时幻灯背景的亮度不够而如果把强烈的电影灯光打到台上幻灯背景就成了白茫茫一片拍摄陷入困境。
  后来经周恩来批示剧组从上海借来全国著名的制灯专家蔡祖泉同志到《东方红》摄制组工作用提高幻灯背景亮度的方式解决了这个难题。另外周恩来又交代外贸部的林海云用外汇在国外购买伊斯曼彩色胶片以保证电影的拍摄质量。
  在周恩来的全力支持下摄制组仅花了三个月时间就全部拍摄完毕《东方红》一部彩色宽银幕和一部彩色普通银幕两部电影的所有镜头。到1965年9月周恩来再次到八一电影制片厂亲自审查了《东方红》这部电影终告完成。
  引用文字出处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红镜头中的周恩来》
  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过来的人相信大多不会忘记一部名为《东方红》的大型音乐歌舞史诗电影和片头那首雄浑而辉煌的同名乐章。在人们的印象中这部电影和《东方红》的旋律早已远远超越了它们自身的存在而被沧桑的岁月和急遽变幻的时空沉淀为一段关乎我们这个民族和她的每一个体的某种挥之不去、刻骨铭心的历史记忆。这记忆不是漂浮于人们大脑皮层的那种似是而非的视听表象而更像是一道被烈火与青铜所铸就的历史铭文深深地镌刻进我们的肌肤和血液交融于我们的骨肉和灵魂。它就像童年某个清冽的早晨在人们耳畔奏响的一首辽远而明朗的晨曲与那些写满了虔诚的笃信和炽热憧憬的纯真年华紧紧缠绕在一起让人咀之而低回嚼之而沉淀使你荡气回肠久久不能平静。
  影片《东方红》具有宏富阔大的篇章架构和沉郁激荡的叙事品貌不仅源于它包蕴了半个世纪以来中国近代革命音乐舞蹈的累累硕果同时亦源自它荟萃了从军队到地方16个专业文艺团体共计3000多名新中国优秀艺术家的珠玑精华。尤其值得今人唏嘘称道的是这部尊为史诗的文艺巨片在创作、排练与拍摄的过程当中并未因“诗”而废“史”而是以一种严谨的历史唯物主义态度和现实主义美学原则准确把握了“诗”与“史”的审美表现关系以“诗”证“史”“诗”、“史”互见从而使影片既准确深刻地传达出一份厚重而苍凉的历史追怀感又抒发了作为胜利者对于自身辉煌业绩的欢欣和满足。
  
收起全文|回复标为未读删除更多操作取消发送


Admin
Admin

帖子数 : 117
注册日期 : 12-08-02

http://laomo.8008cn.net

返回页首 向下

返回页首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